发出的命令,各州做好接收流民的准备,同时发出榜文,征集粮草,内容和李毅提议的差不多,不过集体如何征,征多少,如何还,各县城视自县的情况,尽快敲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自行处理,老晋王没有统一的方案,只是划了个大体,并没有盲目地安排各地该如何做。
这也是李毅提到的,要因地制宜,不能以偏概全,老晋王认为有道理,当然是从善如流了。而且晋州各县的县令,大部分都是实干派,所以老晋王也很放心交给他们自行处理。
卢县令不敢含糊,连忙派人邀李毅前来商议细节,李毅也不推迟,很快就敲定好方案。卢县令就忙着安排与那些大户、行商会面。
,!
其实不用卢县令特意的去安排,就在榜文行至太河县的时候,那些大户就开始商量要支援多少粮食了,当卢县令说要在县衙设宴的那一刻,都纷纷表示肯定前往赴宴。这效果,简直是让卢县令大吃一惊。
更让他吃惊的是,有一个独臂的少年,大手一挥就决定捐献一百万石粮食和十万金,并且承诺,如果日后有需要,还会尽最大的努力运粮到太河县。
要知道一百万石粮食,那可是够晋州二十万士兵,吃上一个多月啊,如果是省点用的话,估计够给五十万流民吃一个月了。卢县令当时就惊呆了。
这个独臂少年,当然就是有独臂金人之称的曾凯了。很多行商都认识他,知道曾凯很少做亏本买卖,既然曾凯愿意出钱出粮,这绝对是一桩不亏的买卖!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虽然不如曾凯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很快筹到三百万石粮食和五十万金。
卢县令乐开了花,按照他和李毅的推算,太河县应该能容纳大概十万流民左右,毕竟太河县处于群山之中,地方不多,三百万石粮食,足够这十万流民吃一年多了。
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余粮支援其他县,卢县令很开心地向李毅反应了这情况。
而李毅认为应该要投桃报李,任务这么顺利完成,多亏曾凯的带头作用,劝说卢县令适当的把一些作坊的经营权交给曾凯。
卢县令当然是满口答应了,却不知道已经落入了李毅的小算盘之中。
曾凯的行为,当然是李毅安排的,而且这对于曾氏商行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了,这一百万石粮食,可是这两年来辛辛苦苦积赚下来的啊。而且十万金,差不多是见底了。
不过曾凯还是很支持李毅,而且曾氏商行大部分人都支持,毕竟他们大部分人也当过流民,知道流民的苦……
:()天策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