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所谓的控制米价,保持社会的稳定性。
还有熙宁变法中的均输、青苗、募役、市易、免役、方田均税、保甲、保马等新法在封建社会的前提下都是非常好的提议。
虽然在实施之中因现实原因,导致熙宁变法的最终失败。
但是不可否认,熙宁变法作为继商鞅变法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变法运动,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也促进了宋朝的经济发展跟社会进步。
于是,在这个前提下,纪衡结合当下燕国的环境,对其中一些不妥的内容进行修改。
在另一边,昨日下值后,乐申一人兴致勃勃的去蓟城的街上闲逛。
蓟城的繁华让许久不曾出门的乐申津津乐道,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些隐藏的问题。
那就是在蓟城底下,有许多肩挑手扛的人似乎有抱团结的倾向。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有很多人抱团结伙的。
抱团结伙的出现,恰恰说明了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较多情况的欺压。
“老大人。”顾康年行礼道。
昨日他回家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下,顺便表达了想把自己三儿接到蓟城来的想法。
没想到家里的那位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把整个家搞的是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康年,昨日可是未曾休息好?”乐申关切的问道。
“老大人见笑了。”顾康年苦笑一声:“不过是有些事未曾想通,耽搁了就寝的时间罢了。”
乐申轻轻一笑,“昨日学子们的考卷可曾见过?”
顾康年微微点头:”仓促之间,倒也看过几眼。”
“除了那纪衡可还瞧见其他不错的学子?”
“唔,倒也还有几个,不过总体说来还是抵不过纪衡。”顾康年稍微思考道:“那纪衡一张卷上两首诗,一首镇国,一首传天下。”
“好不嚣张。”
“今日的策问,我们也过去瞧一瞧这小家伙吧。”乐申眯着眼笑道:“看看他今日能有什么旷古烁今之作。”
而此刻的纪衡才刚刚梳理好思绪,整理好一切以后,纪衡就开始磨起桌子上的墨。
等墨磨到差不多的时候,纪衡就拿起手中的毛笔,笔尖在砚台旁轻轻的梳理着。
而后,就开始准备写下自己举人试的策问。
乐申等人一直在考场中四处转悠,此时他正站在一名学子的跟前。
通过考卷乐申大致了解这位学子,这是位典型的兵家子弟。
富国强兵,只写了强兵二字。
不过里面所写的一些内容倒让乐申有些津津乐道。
一段时间后,乐申静悄悄的离开,转头向顾康年:“这学子是谁,兵家造诣不浅?”
“这人是剧泰,乃是剧家二子的嫡子。”顾康年悄悄说道:“他一身兵家血气已入二境,更是已经凝聚出兵书。”
“放眼咱们燕国,也是不可多得的天骄。”
“真不愧是剧圣的后代。”乐申不禁感叹:“剧家本就是兵圣世家,剧圣的《剧子》九篇放眼九洲更是数一数二的兵书宝典。”
“咱们燕国有如此天骄,必不会输给其他六国。”
顾康年也忍不住补充道:“乐老,传闻秦国最近不拘一格广招人才,但凡投奔者,只看其才,不谈其德。”
“你说秦国会不会就此崛起?”
乐申摸了摸胡子:“九州格局已有千年未曾变化,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再说秦国处于极西之地,咱们燕国却处极北,就算秦国真的要攻打,也有赵国替咱们挡着。”
“到时我们只需增援赵国,即可挡住秦国兵锋。”
“况且秦国与南方楚国的关系颇为复杂,楚国是不会坐视,秦国强大的。”
“至于秦国如今的,只看其才,不谈其德。”乐申稍微沉思:“我确实看不懂。”
而此刻的纪衡,正笔走龙蛇,毛笔在白纸上疯狂的书写。
没一会儿,就写满了半张试卷,此时的纪衡非常的兴奋。
脑子里面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跟写不完的字,甚至对于这个时代,他有了更多的想法。
他头一次这样子迫切的想去改变这个世界,他想把前世的自由平等带给如今的贫农们。
这些人真的太苦太苦了,一双手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这些地主豪强。
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