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老体衰的人来说,以上这些经验之谈,是可以落实到具体方面的。如待人接物时能需达大度,凡事能从大处看眼,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勇于将事业传授给后来者,须知对于个体的有限生命而言,事是做不全的,书是读不全的,路是走不尽的,在一一定意义上言,天下事了犹末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在这方面,衰老者对年轻人的不信任甚至是还想和年轻人再争长短,这样都是不理智甚至是愚蠢的。
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在其名篇《论老年》中,曾嘲笑公元前6世纪的大运动家密罗。因为密罗在风灿残年的时候,当看到年轻人在竞技场上大显身手时,再看看自己的鹤骨鸡肤,竟忍不住号啕大哭,最后因不服气,狂劈橡木而死。类似密罗之类的心理与作为,自然是不足效仿的。
老年人与青年人交往,应注意要彼此真诚相待,以求互相了解,不应恃年龄、经验乃至是权威的优势来压制青年人,防止制造或是扩大隔代人之间的代沟。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创造种和睦的家庭气氛,乃至淡化家庭琐事。子孙自有子孙福,对于子孙的就业婚姻,不操过分的心,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对于家庭的其他成员,避免计长较短,这也就是“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另外,做一些自感兴趣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到老有所为,情有所寄,对于亲朋故友的不幸,还要有节哀顺变的认可态度,等等。如果能做到这些,老年人就可避免因过分的喜怒哀乐及焦虑、抑郁、悲哀、怨恨、愤怒、惊慌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