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自己的辛人对对自己不友爱、不恭敬、不正派、不和顺。
兄弟不和能导致家庭破坏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们的偏爱造成的。衣服饮食,言语行动必然表现出对于所偏爱的人极为丰厚、和颜悦色,而对于所憎恶的人极为寡薄冷淡。被厚爱的孩子日益变得意气骄横,被憎恶的孩子心中日益不能平衡,积累久长之后,逐渐结成深仇。所谓的爱,正是害了他们,倘若父母把自己的爱平均地分给每一一个孩子,兄弟可以自相和陆,这种两全齐美的做法就非常好。
儿子对于父亲,弟弟对于兄长,就好比军队里的小兵对于将帅,官府中的小吏对于官长,奴仆婢女对于雇主样,不可以相互对待如朋友,每件事都想争论出是非对错。如果父亲、兄长的言论行动失误明显得几乎不可掩饰,儿子、弟弟仅仅止于和颜悦色地多次规劝。如果父兄把歪曲之理加在子弟身上,子弟也应该顺从地承受,却不能当面争辩。同时,做父兄的也要反省自己。
亲生骨肉之间的不和睦,往往都是因为一些细小琐碎的事,却最终导致了终身失和。终身失和的原因恐怕是失和之后,彼此各怀气愤,谁也不肯先提出和解,谁也不肯认输。人与人朝夕相处在一起,不可能没有相互失礼之处,倘若其中的一人能够先主动讲和,与对方平心静气地把话说开,那么彼此的关系就会自然和好如初,得到更好的恢复。
兴旺发达处于鼎盛时期的家庭,长幼之间相处多和谐美满,所希望得到的都能满足,自然就没有值得争论的东西。破败落拓之家,妻子儿女未曾有过失误,但是一-家之长每每多责骂之声,连衣服食物都不能供给,遇事处理不妥,积累的怨愤无处发泄,只能在妻子儿女面前倾泻。妻子儿女如果能理解家长的这种不快与尴尬处境,最好的方法是顺从他,从而使他重新树立起自信心。
人们所说的家庭能经常和睦的原因,在于能够忍耐,然而徒知忍耐而不明白如何去忍耐,其中的失误会更多。大概忍耐中有的具有隐藏蓄积的意思在内。别人冒犯了我,我埋藏隐蔽而不显露,这种做法仅适用于一-两次罢了。积蓄得越多,发泄之时,越像洪流决口,不可穷尽。不如将愤意随时发泄,随时调解,不应该记恨在心。并且自己安慰自己,不妨对自己说:他这样做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这样做是愚味无知的表现;他这样做是失误所导致的:他这样做是目光短浅、见识短小造成的:他这样做对我来说能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呢?不使这种干扰进人我的心中,即使每天冒犯我数十次之多,也不至于在言语表情上表现出任何的愤怒之色,这样才能看出忍耐的功效是多么巨大啊,这样的人才是善于忍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