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这婆婆一介凡人,倒是个眼尖的,两面就识破我女子身份。”
看完这封长信最后落款的“桃春”,江迎凝重地看着躺在榻上的老婆婆,倒是不知道该不该救她了。
“见死不救难全道义,还是喂她碗药吧。”高小妹读完了信,还是觉得得先让人活下去。
江迎摇摇头:“婆婆被白绫勒到咽喉和颈骨,药是喝不下去的。而且她……”江迎有心放她离开人间,现在人间割据不休,对普通人来说苦大于乐。
“我明白姐姐的意思,可如今每一处的伤心人都多了去了,我们都这样给度了,有朝一日天雷劈下来我们也要被渡成灰!”
江迎被说服,最后两人决定将婆婆的颈骨复位,再灌副药下去。剩下的听天由命了。
几天后桃婆婆恢复了意识,但是已经没办法坐起来,应该是脑缺氧的后遗症。江迎和她全了“钱货两讫”的礼数后,她没有缠绵太久,在人生最后的决定上总算是没有拖泥带水——
从后屋窗户里看着两个姑娘张罗着帮工收拾铺面的忙碌身影,她心里想着的却那个姓柳的寡妇笑眯眯给她挑胭脂的样子。
就在这样一个日光微暖、有些闹哄哄的午后,她安心地去往心里那个目的地。
————
就这样,“天迎绣坊”等到桃春婆婆头七过了,才打算开张。
大宗门的修士,基础课里都有占卜,江迎虽然是个半吊子,但给自己占个吉日吉时还是行的。
“最近一个宜乔迁、宜开张的日子居然是十日后?”高小妹停了手里的绣活,不满地说道。
江迎看着演草纸上的结果,感慨道:“果然凡间日子不好过,也是会左右天时黄历的,近些年财神似乎都不怎么光顾人间了。”
不能开张迁居是定了,但黄历上可没说不准宣传!
江迎第二天就拉着高小妹写了几百张宣传单页——“老狮园经典再现,蜀绣风绝美东渡!”。
文字上狠狠蹭了一波“狮子林”老牌贵族的热度,又细细地描了些有西蜀风情、寓意上佳的式样上去。
然后雇了几个体面小伙,专往旧贵族聚居和商业发达的地方发散。不求小姐夫人看见,只要那些负责采买的近仆知道了,不愁没人上门。
街坊邻居本就不太记得此处曾住过一个深居简出的“桃春”,单页发了五天,随着好奇前来的人变多,江迎便趁热把“天迎绣坊”的牌匾也挂上了房,只用块红绸缎盖着。
说来也奇怪,这红绸看着轻飘飘,是风也刮不走、挑也挑不开。这段日子二人也不搬进来,晚上住客栈,白天就在屋里绣花。等到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人来打听时,江迎不急着开门纳客,倒是把店里的两扇窗打开了。
这么一来,探头探脑的人就更多了!
仅仅三日,姑苏城里的夫人小姐、贵仆商贾,消息灵通的都知道了——狮子林后头的潘儒巷,来了一对漂亮的蜀地兄妹,要开一家绣坊,店面神神秘秘地不让进,却开着窗绣花。
那二人年纪虽小但绣工精巧,绣花样式少见又时兴。店里摆的那些蜀锦料子不用摸就知道必定是丝滑无匹的!
就这样,临开业还有两天,天迎绣坊就已经在姑苏女眷中有了名声。
“小妹,两天后开业,你还是负责前头一应业务,剪裁整理和宣传的事交给我。”江迎一向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绣坊业务主体一把交给了高小妹,她则做些背后工作,特别是宣传工作。
高小妹从布片样品堆里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专业、自信的光:“明白,前头就交给我了!”这里铺面本就不大,过去在铜城,三倍大的铺面她都顾得过来!
修士嘛,在这点空间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很容易的!
“可是姐姐”高小妹直指后院的旁屋:“咱们一共就带来八十几匹蜀锦,我看这几天来打听的人衣着都算光线,恐怕不够卖的。在铜城我们可以收周边织锦娘的货,在姑苏没发上货。”
江迎对这些蜀锦早有打算:“这些蜀锦我们都不卖,如果购买蜀锦成为风潮,不管加价几成,都会有黄牛倒卖,钱叫黄牛赚了,骂是我们挨。
当然了,也可能无人问津,总之,就当展示品挂的高高的,我们只送不卖!”
第二天,仍旧大门紧闭的潘儒巷天迎绣坊外,立了一块木牌,上边贴一张红纸报——“四月十五,开门迎客。绝美蜀锦,只送不卖!”
这下趴在窗口看的人更多了,今天店里的陈列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