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是个好命的皇帝。
他是所有皇帝中最不费力气坐上皇位的,夺位的过程中几乎没亲自打过仗。石重贵和耶律德光打的时候,他在河东养精蓄锐。后来石氏灭亡,又有郭威替他追杀耶律德光。直到耶律德光死了,这才不费吹灰之力地攻下了汴州。
他的好运还没有用完。
耶律德光死后,契丹大乱。德光之子耶律璟年纪尚小,被堂兄耶律阮篡了帝位。
耶律阮乃是前太子耶律倍之子,本应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惜耶律倍输给了耶律德光,连皇位带命全都输掉了。耶律阮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趁着叔父耶律德光大肆南侵之际默默结党,于叔父身亡后自立为帝。
他是述律太后的亲孙子,却不是太后心中最合适的继位者,更重要的是他继位一事并没有告知太后,等于挑战太后权威。
那日太后第一次未控制住自己的怒气,掀翻了桌上的茶点,并召来自己的小儿子耶律李胡,命儿子出兵攻打孙子。
耶律阮早有准备,李胡大败而归。
述律太后卸下红妆,亲自率军,与孙儿在横河之横渡对峙,谁也讨不了便宜。这些年她虽以雷霆手腕镇服了许多人,却也让他们生出了逆反之心。
契丹乱成一团,无暇顾及刘知远。
刘知远这大汉的开国皇位做得甚是惬意。
他给李三娘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封后大典,又册封次子刘承训为太子,长子刘承佑欣然祝贺,一派兄友弟恭的模样。政事上也不必太过操心,文有宰相苏逢吉,武有正副枢密使史弘肇与郭威。刘氏王朝,在中原土壤渐渐扎根。
郭威得了柴守玉的叮嘱,时刻都在寻找除掉刘承佑的机会。
他发现刘承佑这个人不好动。
病弱是一把擎天的保护伞。
无论刘承佑私底下做了多少僭越,甚至大逆不道的事儿,刘知远都会原谅他。毕竟是亏欠了这么多年的亲生儿子,当爹的总是打从心底里想要弥补,又病得那样重,看起来活不了几年了。有谁会相信一个将死之人有谋逆之心,谋来这江山又有何用?
郭威也曾尝试着从刘承佑的病情上寻找突破,可就连太医都说大皇子气血双亏,身子十分不好。
那么多太医的诊断不会有假,但郭威也相信自己的判断——
以刘承佑那般利己之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如果他的身体真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虚弱,又怎么可能如此劳心伤神地谋算权位。难道是嫌自己命长,活得不耐烦了?
这里边一定有什么蹊跷。
他决定派人前往蜀国,寻找刘承佑的过往。刘承佑在中原是一张白纸,可以理直气壮地扮演楚楚可怜的角色,可过去这么多年在蜀国的痕迹却无法消去,也许能有意外收获。
郭威静静地等着,期待探子能早一点传来消息。然而朝中突生变故,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正一品枢密使史弘肇与正一品宰相苏逢吉杠上了。
甚至史弘肇还拿剑追杀苏逢吉。
:()乱世枭雄之帝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