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现在对陆平来说遥不可及。为了彻底解决高维空间的能量来源问题,陆平暂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进入了某个四维宇宙中,开始建造一些科研设施。
这是他多次凿穿通道,碰到的第一个四维宇宙星体。陆平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其存在。
四维物质天然存在四个维度,在为三维视觉之下,只能看到它的三维状态。可是这个三维状态随着四维物体的运动,无时无刻都处于变化之中。
可以理解为,不管陆平站在哪个坐标以肉眼观察,都只能看到它的瞬时投影,而无法窥探它的全貌。
它的全貌可以在四个坐标轴分别进行三视图分解,然后通过建模来还原。如果这个四维星体是规则的,那么还原出来的就是它的原貌。如果不规则,建造的模型就只是它的大致形状。
陆平对这个星体进行了简单的研究,证明了四维宇宙中的星体,同样遵循三维宇宙的基本物理法则。
也就是说,这个星体除了多出一个维度之外,它的内部构成依旧在现有的天体物理学范畴之内。按照物质都是高维几何的概念就更容易理解了。
陆平带领舰队登陆了这颗星球表面,这样它才能与这个星球保持相对静止。他要在这个星球上开采资源,建造一台降维设备。
这种设备如果制造成功,将会成为驰骋高维空间的曲率引擎和虫洞装置的基础。更是降维打击武器的原型。
无疑,这种设备也得采用空间叠加的方式,不然无法在高维度存在。三维空间可以叠加出半四维结构,同理四维空间就能叠加出半五维结构。
这才是陆平必须在四维空间进行建造的根本原因。
等以后能够在五维空间自由驰骋时,还可以开采五维物质制造出六维空间引擎。
既然要叠加出五维空间,那就得有一个标准的五维空间模型。陆平的超级魔方是建立在四维超体的展开图基础上的。
同理,要建造五维空间引擎,就可以借鉴五维超立方体模型来构建。
五维超立方体的正投影就是四维超体,在投影就是正方体,在投影就是正方形。
将一个五维超立方体展开,它由10个四维超立方体、40个正方体、80个正方形面、80条棱、32个顶点组成。
这是最容易构建的五维结构,与此类似的还有多维正多面体,它们被统称为五维正多胞体。(后文会有介绍)
在四维空间无法组装出实际的五维物体,就像在三维空间造不出克莱因瓶和超级魔方一样。
陆平采取了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将整个设备分解为10个四维超立方体单元。将这10个模块建造完成之后,再进入五维空间总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