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灰天虎和黄永乐这么连蒙带猜的一番交流,我也算知道了那个小清风为什么一直缠着陈哥。
当然了,这两位磕巴老仙儿并没有猜出那个小清风的名字。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就叫王小吧。
在东北,有一个词儿叫“沾包赖”,意思跟碰瓷儿差不多。
但是沾包赖还没有碰瓷儿那么恶劣。
碰瓷儿有的时候是你根本没有招惹他,他就赖上你了。
可是沾包赖是他本身就有点儿小毛病,可是正赶上这时候你却又碰了他,这回他就缠着你,非要你负责。
这种情况就叫“沾包赖”。
这王小就是这种情况。
王小小时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出生以后就是又聋又哑。
三岁没了娘,五岁的时候,爹也死了。
剩下王小跟一个瘸爷爷相依为命。
到现在,王小也已经死了快两百年了。
他生前是旧社会地主家的放羊娃。
虽然只有十三岁,可是旧社会的人结婚都早。
这王小也遵循着祖辈的习俗,想着放羊攒钱,再等几年好能娶个媳妇,然后生个娃,然后再放羊挣钱,然后再给娃娶媳妇。
这王小的思想,在这个死循环里也算有个盼头。
王小放羊。
中午地主家就给他带上一些大锅炒的哑巴爆米花。
这哑巴爆米花,可是东北八零后农村孩子的回忆。
这种爆米花,一般都是冬天吃的比较多。
先把玉米粒在大锅里加盐或者糖精烀熟了,然后再端到外边冻一夜。
第二天用细筛子筛出来半锅细沙土。
把沙土在锅里炒热,这时候再把烀好的玉米粒倒进滚烫的沙土锅里翻炒。
这样炒出来的爆米花,几乎每一粒都不会爆花,还是原来玉米粒的形状。
等炒熟了以后,再用筛子把土筛出去,筛出来的土再炒下一锅。
这种没有爆开花的爆米花,就叫哑巴爆米花。
这种爆米花吃起来又香又酥,最主要是抗饿。
地主每天都会给王小带上一些,让他中午在山上吃。
这样一来,羊就能在山上多吃些草,回来之后也能省出来不少粮食。
这天,王小照常出去放羊。
带了爆米花,中午也不用回来。
到了晚上快要日落的时候,王小就准备赶着羊回村。
可是仔细一数,羊却少了三只。
刚开始他还以为自己数错了,又仔细数了三遍,确实是少了三只。
这下王小可慌神儿了!
这三只羊对于地主家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于王小来说,这可相当于他小半年的工钱啊!
一下子小半年白干了,这孩子怎么能不着急!
于是他就满山跑着找那三只羊。
可是眼看着天黑了,那三只羊还是没找到。
等到他再回到原来羊群的位置的时候,原来的的羊也一只都不见了!
这个打击,对于年仅十三岁的王小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羊倌把整群羊都给放丢了,回去地主不扒了他的皮才怪!
王小顿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一边哭一边在山上找羊群。
可是这时天已经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他又怎么找得到羊群!
这一下,连冻带饿,再加上害怕又不敢回村。
二百多年前东北的冬天,可不像现在,那时候到了晚上,最起码也得有零下三十几度。
这孩子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山上找羊。
结果一个没注意,就滑进了一个雪窝子里!
这一下裤腿衣袖里,连同肚皮和后腰都灌进了雪!
孩子本来就已经很冷了,再这么一冻,没多久就失去了意识……
要说这老天爷也是真能捉弄人!
王小的羊群,早在他去找那三只丢了的羊的时候,就被大趴子领着(这里的趴字,应该读pa三声的音,也就是领头的种羊的意思),自己回了家。
羊群自己回村以后,地主家没看见王小回来,又数了一下羊群的数量,也发现少了三只,还以为这孩子把羊放丢了,不敢回来了。
于是地主就去找王小的瘸爷爷。
可是到了王小家才知道,王小一直都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