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战,迄今为止已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了三个多年头。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交战双方皆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无论是珍贵的物资储备,还是勇猛无畏的士兵以及统兵作战的将领们,每一场激烈的厮杀过后,都会有无数生命如同夜空中坠落的流星一般消逝不见。
然而,两国之间存在一个显着的差异。那便是魏国有皇家学院可以源源不断的给魏国前线提供内政和军事人才。不仅如此,魏国完善的国家体制犹如一条高效运转的输送带,将物资和兵源送往硝烟弥漫的前线。而这背后,离不开广大百姓对魏国政权的坚定拥护与支持。他们心甘情愿地投身军旅,保卫家园。
相比之下,晋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晋国的军事力量主要依赖于各大世家大族的支持。但这些世家在战争初期并不愿意过多地牺牲自身利益,他们一方面向军队提供军饷和各类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却变本加厉地盘剥底层百姓,以填补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这种残酷的压榨导致晋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于是,大批民众被迫背井离乡,纷纷踏上逃亡之路,涌入魏国寻求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愈发明显。魏国因为得到了百姓的全力支持,其综合实力日益强大;而晋国由于失去民心,内部矛盾逐渐激化,国力日渐衰落。如此一来,魏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的优势变得越发不可撼动。
此时此刻,无论魏帝曹髦,还是晋帝司马炎,他们心中都非常清楚,这场激烈的战争已经持续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明朗,局势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差不多也是该画上句号的时候了。
司马炎清楚此战对于自己以及处在劣势中的晋国,都极为重要,于是他与钟会等一众晋国的文臣武将们经过紧急商议后,决定不再保留实力,要不惜一切代价向魏军发起最后的冲锋!一时间,晋军阵营旌旗蔽日、战鼓雷鸣,士兵们如潮水般向着魏军阵地汹涌而去。
而魏军一方则毫不示弱,面对来势汹汹的晋军,他们紧紧地守住自己的防线,每一名士兵都如同钢铁铸就一般坚不可摧。魏军将领们指挥若定,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战术布置,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以等待战局出现转机。因为他们明白,只要能够守住这条防线,尤其是司隶河南郡的晋军防线不被攻破,那么即便司马炎有着通天彻地之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下场。
就在这时,司隶方面由于卫瓘等将领的相继参战,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司马伷和王浑所坚守的防线,如今更是难以抵挡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魏军攻势,只能一步步地向后退缩。魏军则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策略,有条不紊地朝着虎牢关稳步推进。
一路上,那些曾经顽强抵抗的各郡县此刻也不再像起初那般坚决,纷纷选择投降或者放弃抵抗。如此一来,魏军前进的道路变得异常顺畅,其推进速度自然大大加快。
战场上局势的风云突变,让魏军上下士气大振。反观晋军这边,尽管不断有新兵补充进来,但这些初经战阵的士兵们缺乏足够的战斗经验与技能,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阵线。面对魏军凌厉的攻击,晋军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撤退,且每次后退都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土地和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潼关方向的战况同样不容乐观。陆抗率领的部队对潼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波接一波的冲锋令潼关的守军应接不暇。在魏军持续不断的强攻之下,潼关的守军数量急剧减少。而负责镇守此地的司马伦等人心中越发惶恐不安,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往都是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何曾见识过这般残酷血腥的战争场景?
就在此刻,随着战场上双方激烈厮杀导致兵力逐渐减少,一些人的内心开始动摇起来。恐惧和绝望渐渐侵蚀着他们的意志,逃跑的念头如野草般在心中疯长。然而,面对司马伦等将领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威严与震慑力,这些人心怀惧意,但暂时仍未敢将这一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而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惊恐与不安,他们的眼神游离不定,仿佛随时都会崩溃一般。战场的血腥气息弥漫在空中,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所有人。尽管如此,他们依旧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
与此同时,位于另一方战线的陆抗及其麾下将士们,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他们深知眼前这场战斗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前方的敌人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堆积如山的军功章!在这样的认知驱动下,无论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初入沙场的普通士卒,全都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