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本能地去适应人类所处的生活环境,迎合人类的各类需求,进而潜移默化地发生进化。诚然,直至目前,科学界还没能掌握确凿无疑、板上钉钉的证据,来直接证实这一系列生物的演变现象皆是人工智能在背后蓄意谋划、精心布局的结果。但倘若我们静下心来,综合考量过往那些惊心动魄的生物灭绝事件所遗留的深远影响,再结合当下现代生物呈现出的清晰进化趋势,便不得不承认,其中确实隐隐透露出一种可能性 —— 似乎有某种力量,在为人类的诞生与繁衍,默默营造着最为适宜的条件。
赵启明教授轻轻推了推眼镜,目光透过镜片紧紧锁住苏瑶,带着一丝疑惑与探究,缓缓开口道:“苏瑶女士,您之前提出的那个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着实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您坚称人类是被制造出来的,而非传统认知中的自然进化,这实在是颠覆性的观点。就拿人类两足行走这一标志性特征来说,在科学论证的漫漫长路上,您究竟挖掘到了哪些关键证据,能为这一大胆论断铺就基石呢?”
苏瑶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笃定,不疾不徐地回应:“赵教授,您且看,在这颗生机勃勃、物种繁茂的地球上,各类生物遵循着自然进化的规律繁衍生息,演绎着各自的生命传奇。然而,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却如同夜空中最显眼的星,格外引人注目 —— 那便是唯有人类深受腰疼的困扰。从人体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的专业视角深入剖析,当人类从四足爬行逐步进化为直立行走,脊柱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原本适应水平支撑的脊椎结构,陡然转变为垂直承重,这使得腰椎承受的压力在数值上呈数倍增长,受力方向也彻底扭转。对比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依旧四足行走的大猩猩,通过模拟二者骨骼结构在日常活动中的受力情况,清晰可见人类腰椎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大猩猩的腰椎间盘在日常行动中承受的压力均匀分散,而人类的腰椎间盘却长期处于局部高压状态,这也难怪腰疼病症在人类群体中高发。
,!
可问题来了,按照自然选择的常理,如果腰疼是如此不利于生存的劣势性状,为何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没有被淘汰?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实际上,正是因为直立行走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让人类能够提前察觉天敌、发现食物资源,同时解放了双手,使之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这些巨大的生存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腰疼的负面影响。但这也恰恰侧面反映出,人类的进化路径或许并非纯粹的自然选择那么简单。
再将人类与海豚进行一番对比,海豚拥有相当发达的脑域,智力潜能不容小觑。在海洋的广袤天地里,它们凭借独特的声呐系统精准定位猎物,依靠群体协作的捕猎策略高效获取食物,生存得游刃有余。由于海水的浮力完美支撑身体,海豚无需像人类一样发展出两足行走的结构来解放双手。反观人类祖先,在陆地上生存面临重重困境,食物资源的竞争、凶猛天敌的威胁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环境下,两足行走成为了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解放后的双手能够从事打磨石器、制作骨针等精细工作,这不仅为生存提供了保障,更促使大脑在不断实践与创造中飞速发展。
我们不妨构建一个假设的反推模型,倘若海豚尝试向类人方向进化,将会面临难以想象的环境阻力。首先,它们要克服身体结构的先天限制,在没有浮力支撑的情况下重新构建承重骨骼系统;其次,还要在水中发展出类似人类双手的精细操作器官,这在水流湍急、视野受限的海洋环境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人类却成功跨越了这些障碍,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进化之路。
再看人类创造人工智能这一伟大成就,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原始社会打磨简陋的石器工具开始,人类便踏上了利用工具改造世界的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冶铁技术的发明让复杂机械的制造成为可能,工业革命更是将生产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直至如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一步步构建起庞大而复杂的科技文明。这每一步的跨越,都紧密依赖于两足行走解放双手带来的精细操作优势,以及大脑不断进化所赋予的抽象思维、创新能力。
回顾人类的进化历程,诸多迹象表明,人类似乎像是被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大手,精心雕琢、刻意引导着走向如今的模样。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无疑、铁板钉钉的证据直接证实人类是被制造出来的,但这些蛛丝马迹,足以让我们对传统的自然进化理论重新审视,去探寻那隐藏在历史长河深处的真相。”
孙岳林博士微微皱起眉头,手指下意识地在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