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砖瓦窑。
赵大强以前在机械厂干过,不知道安装调试过多少套砖窑设备。
居然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在破虏堡里面修建了一条半自动化的砖窑。之所以半自动是因为砖坯制造工作是由两条自动制砖机完成的,这是王鼎从后世采购的。
但是烧窑的工作还是人工完成的,而且赵大强烧的还是青砖。青砖强度更高,寿命更长。在苏杭二州很多明朝时期的青砖建筑依然坚固的的挺立着。
,!
而红砖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粉化失去强度,一般寿命只有五十年左右。质量不好的,有时候寿命更短。
但是青砖的缺点是烧制时间较长,一般在20到30天左右。烧制过程中,青砖需要在1300度的高温下连续烧制三天三夜,然后通过灌水冷却。
青砖的烧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室温升温到800,然后慢慢升温到1000以上。第二阶段是在高温下继续烧制,直到砖块中的粘土烧结成陶瓷体,经过冷却后得到成品青砖。青砖的烧制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温度控制:青砖的烧制温度一般在900到1100之间,持续时间为8到15天。烧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青砖的质量。
重要的是在青砖出密前,工人需要对其浇水,这是青砖烧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把青砖闷成青蓝色。
实际上那些俘虏们看着那些黄土在机器下快速变成一块块砖坯,瓦坯,然后阴干,之后被放到砖窑,烧制成青砖,烧制成青瓦,都惊奇极了。
砖窑投产进入烧制阶段之后,赵大强又带人修建了一座小水泥竖窑,这种竖窑的缺点是产出的水泥质量特别不稳定,时好时坏,所以在后世被淘汰了,不过盖个农村房子强度还是足够的,竖窑的优点是可以做的很小。不必像回转窑一样非得建造巨大的工厂。
水泥主要由石灰石、粘土等物质经过热反应制得。水泥烧制的原理是,在高温下,石灰石和粘土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冷却过程中形成水泥固化体。
水泥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烧成和冷却。烧成阶段是将水泥原料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形成水泥熟料;冷却阶段是将熟料冷却,并将其研磨成粉末状,形成水泥。
这些人主要是跟着赵大强进行生料粉碎混合和熟料粉碎工作。为了避免尘肺病,赵大强还专门让王鼎买了一大批防尘口罩,这些防尘口罩大部分都是纱网布的,每天都发新的口罩,结果这些新口罩都被这些工人拿回家改成蚊帐了。这些工人每天戴着自己用各种破布制作的口罩。虽然天天洗,但是也难免经常破损,所以赵大强天天检查,避免大家日后得病。
然后这些人跟着赵大强开始建造后世农村那种老式的三间大瓦房,大院子,先在地面架空三尺,避免潮气,两间屋子里面还盘了火炕。两间屋子中间修了大灶,通了烟道给两个火炕供暖,看的明朝人一愣一愣的。
还在院子大门东侧修建了仓房,大门西侧建立了一个三段式厕所。毕竟是旱厕,虽然做了三段式处理,但是味道还是有点大,所以做在了远离房间的地方。为了防止上厕所太冷,还专门修了封闭廊道。
由于破虏堡还无法烧制平板玻璃,所以赵大强又拜托王鼎回到现代让老海购买了一大批玻璃放到仓库,送来了明朝。
最后王鼎又不得不买了一批木工机床设备。方便赵大强制造家具,打造窗户,赵大强这段时间几乎是每进行一项新工作就收三四个徒弟,现在他的徒子徒孙,包括张富贵一家在内都三四十人了。俨然成了破虏堡第一大势力。
竖窑不烧水泥的时候,又被赵大强带着几个新收的徒弟烧制生石灰和石膏。
不过赵大强说这里的人文化程度太低,很多东西都无法理解,让王鼎务必想办法找一个小学老师过来。因为这里老一代思想已经固化了,很难培养了,只能从下一代开始培养了。
实际上随着赵大强的到来,整个破虏堡进入大发展时代,各种新的工厂不断建立起来。
砖厂水泥厂开始不停开工,制砖机也开始不停运作,结果就是燃油消耗巨大,王鼎已经前前后后买了上百桶柴油了,可还是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王鼎都已经已经考虑再去一趟中东了,从默罕默德那里多采购一批了。
赵大强的三间大瓦房,在青砖和水泥的加持下一个来月主体就建成了,这一下子打开了破虏堡百姓的眼界,结果琪琪格也要求修建一座。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