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大捷,击退卜失兔二十万骑,斩首3300级。”
报捷的驿马一路狂奔而来,榆林城中一片欢呼声,这次北上的部队很多都是榆林本地军户。家里人都很担心,都急切的问报功使者。死伤重不重。
使者说不清楚只知道是大胜了。说是部队很快会返回。战报传到李知府那里,李知府反复看了三遍,神色顿时古怪了起来。
杨巡抚和麻王二总兵战死?还是一起战死?
李知府在榆林待了五六年了,榆林众人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杨巡抚刚来不久,两人不太熟,就在接风宴一起吃了顿酒席。但是当时也没看出来这杨巡抚居然那么刚烈,战败自己抹了脖子,多疼啊!
老麻家这个麻总兵算是个虎将,李知府在任几年,几次对战鞑虏都是他出的死力,确实是一员猛将。
李知府对他印象颇好,不过这家伙要起军饷来也是一把子好手。好几次弄的李知府大出血。
但是这个王三顺王总兵却是李知府的好友。别看王总兵是个粗人,但是活的很是精致,好美食,喜欢听曲,还养了一个南曲戏班子全是十五六岁水嫩小丫头。那声音真是……燕语莺啼,让李知府回味无穷。
王总兵颇通世故,每次戏班子来了新人,必定邀请李知府一起去品鉴新戏。
王总兵还喜欢特别赞助本地士林集会。所以在士林中名声也不错。
而且这位王总兵还有惊世诗才,诗词多为士林传唱。
一首大黑山让整个榆林士林都为之疯狂:“远看大山黑压压,上面细来下面粗,若是把它倒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据说这首诗都曾经传到过万历爷的耳中,居然让万历爷多吃了几口饭。
这王总兵家中经营的是南北货。李知府在中间还掺了一股。
却不知道这位针扎了都得叫唤半天的王总兵,居然也这么勇猛,居然还殉国了。
作为股东的李知府可是知道这位王总兵和卜失兔,晁兔台吉,三娘子都是有生意往来的。南方的烟酒茶叶,北虏的貂皮牛羊这位王总兵可是什么都做的。
正常情况下,就算王总兵真的被围了跑不了了,跟卜失兔买条路,突围也就是多花点钱的事情。
更大可能是卜失兔大汗根本就不会收他的钱,说一声就能走。
毕竟大家都是邻居,都是干的刀头舔血的生意,多个朋友多条路,没必要做绝。卜失兔又不是要发动灭明大战,复兴大元,最多赎回王总兵底下人多花点钱的事情罢了。
蹊跷啊!
不过看破不说破,是一个官场老油条的基本素养!
李知府也赶紧把战报润色一下,准备在末尾稍微加上自己运筹钱粮功劳。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捞个军功。一般来说这等斩首三千的大功,他只是要给自己混个运筹钱粮的功劳,上面都是能给的。
李知府却不经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了一句,府谷县主簿王鼎率领三千弓兵驰援。不由心中一动,上次张巡抚大胜拓力台部,其中也有一句专门提了一句府谷县主簿王鼎率三千弓手驰援。
不管是张巡抚还是胡太监都是官场老人。他们的正式奏章都是很有分寸的,不会多说一个字。为什么都会加上这么一句?
这李知府一下子放下了手中毛笔,立即派人去府谷县把汪知县和赵县丞叫来。
汪知县和赵县丞也是才得到消息,称朝廷大胜北虏。只是不知道其中还有王鼎参与。
二人接到李知府传信,赶紧快马加鞭直奔榆林城。
汪知县和赵县丞一起拜见了李知府。
李知府指了指案上两份报功文书让二人观看。一份是胡太监写的大战卜失兔的报功文书,一份却是张巡抚写的大战拓力台部的报功文书的副本。
二人开始都是不太明白,两人互相交换反复看了三四次。终于看出点门道。
赵县丞指着报捷文书中王鼎的名字问道:“大人指的可是这王鼎?”
“不错!”李知府点头轻笑,心说还不是那么迟钝。李知府站了起来在庭中踱步:“自我上任以来已经五六年了”,又看了一眼汪知县,笑道:“汪知县也有两年了吧!”
汪知县赶紧躬身说是。
汪知县是前两年的三甲同进士出身,排名还比较靠后,最后就混了个府谷县这样边远地区的知县。
府谷这种地方靠近边墙,虽然这几年有三娘子约束蒙古人,但是还是经常有北虏小部落经常抽风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