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地方上只有扬州在推行府兵制,但不妨碍先在郢都建立府兵十一卫的卫府。
除却九江卫上将军景翠因为要指挥对越作战外,汉中卫上将军祝剑、南阳卫上将军甘茂、衡水卫上将军景硕、陈卫上将军唐眜、东海卫上将军昭滑、南卫上将军魏荣、长沙卫上将军熊飞、泗水卫上将军青山、黔中卫、巫卫上将军悉数前来郢都,坐镇卫府。
十一卫府在郢都西南角,这片区域以往比较冷清,随着越来越多的各国商贾前来郢都,郢都四郊也愈加繁华,先前的冷清偏僻之地也日渐热闹起来。
卫府所在地街道称为“卫府街”,这条街上全是卫府以及相关的政府办公处,寻常百姓商贾不能进入这条街道。
自打府兵制推行以来,昭鱼便主持卫府街的建筑事宜,都是些简单的小院落,将路面拓宽夯实便算完事。
卫府是上将军的办公之所,整条街有卫士百名,皆是从郢都南军中抽调出来保卫府卫安全的,每三天轮值一次。上将军之下有府吏、军司马等办事人员十数名,负责与地方上各卫之间的信息沟通传递。
十月中的一个晚上,昭阳府邸举办了一次家宴,来参与宴会的都是在郢都的昭氏嫡系族人,右尹昭翦、工尹昭鱼以及刚刚回到郢都的东海卫上将军昭滑。
除了与宴几人,昭氏还有州牧昭鼠、郡守昭应以及昭雎,可谓是文武并重、人才济济。
席间,昭阳将昭滑召到跟前坐下,看着他略带风霜、棱角分明的脸,欣慰道:“看你这般,我很欣慰,总算没有辱没我昭氏一族的名声!”
昭滑起身向着众人一躬,说道:“侄儿能有今日,多是诸位叔伯的功劳!”
“都是自家人,无须客套!”昭翦笑道,“我们这一辈有令尹顶着,你们这一辈,就交给你了,万万不可因为有一点成就便桀骜自满!”
“侄儿谨记!”
“老一辈我就不说了,但说这年轻一代,依我看若论政务,当属王珏;论战场杀伐,景翠、甘茂还有元歌你们当在伯仲之间,青山虽是伯灵弟子,却是差了些。”都是自家人,连一向稳重的昭鱼也开始对楚国年轻一代评头论足起来。
“十年之后,你们便是楚国的中流砥柱,是大王的左膀右臂!”昭翦又道。
昭阳咳了一声,“今日我办这家宴不是让你们来捧杀元歌的!”
“伯父教诲,元歌一日不敢忘却!”
昭阳很满意昭滑谦逊的态度。
他看着三人问道:“你们如何看待家族的兴衰?”
“族兄所言,可是与大王欲削弱贵族有关?”昭翦脸上没了笑容,他试探地问道。
“你只管说!”
昭翦眼神晃动间,心中有了想法。他抬眼望了一眼昭阳,说道:“族兄,弟以为国无恒国,血脉却能万世不绝!”
昭阳眉头一皱,盯着昭翦片刻,又转向昭鱼,“你呢?”
昭鱼看了一眼昭翦,低声道:“二兄所言确有道理,然血脉却不能保证我族之兴旺!二兄可知三代以来有多少氏族沦为平民?若敖氏昔年显赫程度比之昭氏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其今何在?船再大也无法阻挡滔天巨浪,人力再强总有耗尽的一刻,故一族之兴衰不在万世之血脉,而在顺势而为!势在,人为!”
昭阳点点头,昭鱼要比昭翦识大体。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他与昭鱼更了解熊槐。
放在以前,昭阳也一样有昭翦这样的想法。自从熊槐即位以来,他发现熊槐与历任楚王有很大的不同,他更关心普通国人,单看京畿地区,这几年熊槐的所作所为甚得普通人之拥戴;他做事也更加隐忍,同样是削弱封君,熊槐要比悼王吴起那时婉转地多,没有绝对的把握绝对不会露出獠牙;熊槐身为国君,却有不亚于商君、吴起的才华,造纸术、印刷术、府兵制、驿传体系,在他眼中这些术可比商君强得多。
更重要的是,熊槐胸怀着的,不是称霸,而是一统,这个一统却不同于商、周,郡县制以后,商周已经回不去了。
这是亘古未有的事业!
没有人可以阻挡熊槐的野心,这一点昭阳看得很清楚。若敖氏前车之鉴,身为昭氏之主,他必须如履薄冰。
停止了思绪,昭阳又问昭滑:“元歌说说!”
昭滑没有犹豫,“我愿追随大王!”
昭阳紧接着问道:“如果有一天大王要对我昭氏动手呢?”
他的目光如刀子般盯着昭滑。
昭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