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陛下也提拔了一些能臣、贤臣。”公孙赞说道,“现在朝堂需要你这样的人,我跟你说,今日新的农税政令已经颁布了。”
说着,公孙赞取来草稿给宋濂看。
“你看,这是办法到苏常的。”
宋濂看后颇有些吃惊:“这是谁定的?”
“这是陛下定的。”
“皇帝定的?”
“对,皇帝定的!”
宋濂却说道:“现在的问题却还不仅仅是政策要改制,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朝廷上下的权力结构也需要改。例如这份税政,颁发下去,可地方税收的官员有大问题。”
“你说的对!”公孙赞深有感触。
“乡里是吏员收税,一些地方甚至呈报给私人收税。县令既是地方的监察官,又是司法官,还是行政官,更重要的是税收也是他来操办。老师在生前就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地方官吏要做改制,如果不做改制,再好的政策都无法下去。所以我认为皇帝之前有几件事做的不错,但依然没有观察到核心的问题!”
“你提醒我了!”公孙赞连忙起身去拿东西,那是关于转运使的草拟。
“你看这个!”
“这是?”宋濂又拿过来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一大跳,“这不是老师生前想要做的事情之一吗?这是你草拟的?”
“萧太师生前也打算做这件事的吗?”
“先帝数次北伐,后勤都有问题。地方官吏权柄过重、税收混乱,权责混乱不明,都是困扰大夏的问题。尤其是苏常的世家豪强在当年魏吴之战中被连根拔起后,苏常地方官员独大,已经没有人能监察并制衡。税务是有大问题的!”
“分权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元之能提到这一点,想必对接下来的形势帮助很大!”
“不是我提的,是陛下!”
宋濂愣了一下,笑道:“元之说笑了。”
“真的是陛下,今日跟我商议的,我已经在物色京畿转运使的人选,其实我今日急着见你,是想问你有没有人选引荐?”
“有!前荆州刺史蔡霖,当年秦州的粮草都是他一手调度,此人做事雷厉风行,张弛有度,绝对能胜任京畿转运使。”
“他现在人在何处?”
“在老家种地,早就退下去了。”宋濂苦笑道,“很多有志之士都离开了。”
“你就不能跟我去见陛下?”
“我倒是愿意将今日遇到的那人引荐给你。”
“我说的是你,转运使是陛下要设立的,陛下年轻有为,有雄心壮志,现在局面混乱,需要你。”
“唉,我若真的袖手旁观,就不会来京师了。”宋濂叹了口气,“我听说,去年陆康在徐州打的很艰难。”
“是的。”
“皇帝给了足够的钱。”
“给了一千多万两,去年给了八百万两,今年全部补上了。”
“看来大夏还是有救的。”
“好好,我这就安排你进宫面圣的时间,你准备准备,对了,你可以跟陛下聊聊现在的新税政。”
“新税政没什么好聊的,聊官吏改制和货币改制,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的。”
“好好,就聊这两点。”
四月初,姑苏城主要叛乱者,有十家被夷族。
还有二十家被抓起来,押运往京师。
后来有人估算过,姑苏城这场快速被平定的叛乱,死的人大概有八千左右。
武康郡收到风声之后,就开始装死了,各种上奏疏阐明利弊。
最重要的是,魏军退出大夏境内的消息,在三月底已经被证实,并快速传开。
这就蛋疼了!
我们造反……哦不,我们起兵不就是为了响应大魏吗!
结果现在魏军退走了,我们岂不是真的成反贼了?
四月初五,处理完常州的事务后准备南下苏州的曹谦德,突然收到武康郡长史张博远的密信:曹公,我检举武康郡有人造反,这里是名单。
曹谦德看到这里,表示非常不屑:他妈的!武康郡有人造反,需要你来检举?现在全天下都知道这帮货在造反!你这长史脑子被驴踢了吧!
但曹谦德看到了下一页有一张三万两的飞钱单子,并且还有一句话:救我一命,还有七万两。
曹谦德:这位长史是忠于朝廷的,他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了反贼!为黑暗的世界照亮了一束光!这样的正义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