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子弄到手。努尔哈赤没辙了,只好把他关起来,向五大臣服软。过了两年,努尔哈赤顶不住五大臣的逼迫,把褚英给杀了,让代善当储君。哪承想,代善太心急,早早地就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有了牵扯,这下子没机会继承大汗之位了。
杜度心里清楚得很,他可不希望自己落得跟父亲褚英一个下场。所以,当面对某些事情时,杜度选择了拒绝。
他弟弟济尔哈朗也不同意自立。这样一来,阿敏没办法了,只能撤兵回沈阳。这撤兵的一路上,阿敏的军队还到处劫掠,这可又把皇太极给惹火了。皇太极想整治阿敏,也想借此削弱一下八旗旗主的势力,于是又筹划了一个局。
1627 年那会,在宁远和锦州的战场上,皇太极派代善、莽古尔泰、阿敏去打先锋。他这么干,其实是想消耗那些不属于他自己的兵力,这可把莽古尔泰他们给惹火了。这一仗打下来,皇太极虽说吃了败仗,不过他自己直属兵马的损失倒不算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算个赢家。
1629年的时候,后金这边粮食不够吃了,皇太极就想着借道蒙古,再翻过长城进到关内去。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这些人可不干了,他们使劲摇头,说这事儿太悬乎,得搭进去好多兵马,不划算。皇太极可不听他们的,放话自己要一个人入关。这下子,那些将领们没招了,也只好跟着他走。
这次入关打仗,皇太极在广渠门和左安门那儿,让袁崇焕给打败了。那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可猛了,一通狂轰,后金这边伤亡老惨重了。在这当中,莽古尔泰带领的那部分人损失最为严重,他自己也伤得不轻。打这以后,莽古尔泰就跟皇太极叫上板了,还把佩刀抽出来,要和皇太极决一死战。这里边啊,左安门那场仗是个特别重要的缘由。
明朝那会儿内部争斗不断,崇祯把袁崇焕给囚禁起来了,这可让皇太极能顺顺当当回到东北了。不过呢,皇太极早就算计好了,设了个套,就等着阿敏往里钻,然后再慢慢整治他。皇太极打进关内后,占了永平、滦州、迁安、遵化这四座城,还派了兵在那儿守着,而阿敏就是负责这事儿的头儿。
皇太极撤回关外的时候,安排镶蓝旗守着永平、滦州、迁安、遵化这四座城。可这四座城在关内,不在“撤退的范围”里,得让镶蓝旗留在这儿镇守。这事儿挺逗的,关内明军那么多,这四座城咋可能守得住呢?
永平那地儿,有四座城归阿敏镇守。这阿敏啊,其实就两条道儿,可哪条都是绝路。要是跟明军死磕,在城里硬挺着,那八成得把命丢在那儿。为啥呢?他没啥胜算,也别指望有援兵来帮衬。那要是不要这城了,撒丫子跑回沈阳呢?皇太极能饶得了他?肯定会拿“丢了城池”这事儿说事儿,再靠着八旗议事会的支持,阿敏照样没好果子吃。
阿敏琢磨了好久,最后决定不跟孙承宗带领的明军拼命,也不去管滦州、迁安、遵化这些地方的事儿,一心想着尽量保住自己的力量。这么一来,八旗兵死了一千多号人,剩下的全都撒丫子跑了。阿敏呢,也不打算要永平了,拍拍屁股回关外去了。
咱说回到沈阳后,那皇太极可是气坏了,在八旗议事会上对着阿敏就是一顿痛骂,直接就把他的兵权给夺了,然后把镶蓝旗交给了他弟弟济尔哈朗。据记载啊,“下令把阿敏关起来。给他留了六个庄子、两个园子、二十个奴仆、五百只羊、二十头牛,剩下的那些财产呢,全都归了济尔哈朗。”
一开始,阿敏本打算跟皇太极一决高下,进行反抗,可没人站在他那边,没办法,他只好屈服了。到了1640年,阿敏心情苦闷,最终去世,这也意味着皇太极取得了胜利。济尔哈朗能够掌管镶蓝旗,那肯定是对皇太极心怀感激,全力支持他。1643年,皇太极病故了,郑亲王济尔哈朗极力推举福临,也就是皇九子继位,这么一来,豪格和多尔衮都没成功,成了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