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基煤矿基地
班长赵铁牛正在带一个班训练新兵,乔峰在不远处也在带一个班,两人也是按照以前自己被手掌训练的过程一样,只是语言沟通比较的困难,赵铁牛声嘶力竭地喊着口令,然而新兵们大多却一脸茫然。
赵铁牛看着乔峰的班级训练有素,心中暗自佩服。他决定去向乔峰请教如何更好地与新兵沟通。
乔峰告诉赵铁牛,可以尝试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词语和动作来传达指令。赵铁牛听后深受启发,他开始调整自己的训练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赵铁牛的班级也逐渐变得有序起来,新兵们的进步肉眼可见。
新兵们训练也是叫苦不迭,每天跟着班长听着连猜带蒙的口令练习走路,站军姿,跑着步,要不是高额的月饷估计都跑了,好在进行了多次棍棒教育,特别是骂人的话最先学会,慢慢的接受的汉语口令。
临时基地内,张辉看着地图眉头紧锁。进展速度太慢了,这里没有机械帮忙,基本全靠人力,比起临高建立基地的速度简直是天差地别。
对讲机突然传来的通话声
“报告,临高来船了”
“哦,曾剑他们来了,太好了”张辉开心的说道。
曾剑他们跑了13天才到到北部湾鸿基码头,这时代没有导航基本都是靠着海岸线走,还好有六分仪可以辨别位置。
广船速度只有4-5节,不敢出外海,怕船禁不起风浪,在铁肋木壳船出来前都只敢海岸线行船,这百来吨甚至不足百吨的木船实在没有安全感。
张辉踩着单车来到临时码头处迎接曾剑等人,看到来了10余艘船的人员和物资喜不自禁,待安排好众人后开始卸货。
“曾剑,你带人来太及时了,石灰石我已经找好了,河沙都安排好运过来了,现在就缺少熟练师傅”
“可以,在带点徒弟出来,他们最多只能呆三个月,等把船上的工具还有货物卸下来后在装4船大米,剩下的全部装煤,柴油见底了,要马上进行煤化油,老王都急坏了,煤也拉去炼铁肋木壳船龙骨和实验蒸汽机去了,没多少了”曾剑解释道。
“那把船仓的压仓石全部取出来换成煤吧,那可以多装一点”
然后众人花了5天时间,卸货装煤装米才把船装满,都是靠人挖牛拉然后用扁担运上船,这消耗的人力,超低效率看的张辉曾剑只要头。
这才不到500吨煤200吨大米就这么麻烦,以后还是要把挖机货车拉过来才行。
铁牛一脸憨厚地走到曾剑面前,挠着头说道:“手掌大人,标下给家里人写了一封信,想麻烦您帮忙带给我儿子赵明祥。他如今正在皱手掌开办的学堂里念书呢!”
曾剑听了这话,不禁感到有些意外。他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些土着们平日里可没有资格使用无线电啊,自己自然也是不敢轻易开口提及此事。不过想想看,他们如今都算是老兵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基本上能认识 1000 个常用字,并且可以书写 800 个字左右。对于日常的书信往来,应该已经不成问题了。
而且简体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学,如果换成繁体字,那难度可就要大得多喽!
其他临高兵听闻手掌大人竟然愿意不辞辛劳地帮忙捎带家信,一个个就像被点燃了激情的火炬一般,兴奋得满脸通红,脚下生风般地朝着营帐飞奔而去。
要知道,他们离开临高不过短短一月有余,然而正所谓“古人云,家书抵万金”啊!在这远离家乡、漂泊异乡的日子里,一封来自亲人饱含深情厚意的书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不啻于一种无法言喻的心灵慰藉与安心良药。
待曾剑揣着众人沉甸甸的思念与牵挂踏上归程后,张辉没有丝毫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铺设水泥路以及修建码头的工作当中。
虽说目前传送带之类的关键设备尚未能及时配备到位,可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于是乎,他迅速组织人手,精心策划并开展起一系列前期的设计筹备工作。如此这般,只消等待那翘首以盼的所需设备一经送达,便能分秒必争地展开安装调试流程,进而大幅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推进速度。
临高过来的人员机械支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红砖的烧制,可以按图纸施工厂房,宿舍,食堂。
张辉犹豫了一下还是修建了学堂,对于后备人才的急缺,众人都是心有灵犀。
学堂的老师只能在老兵里面汉话说的好点里面选了,没有教师的情况只能矮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