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兴奋地说:“这可费了我不少功夫呢,我先设计好它的功能框架,然后把功能模块组装起来,就像建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
他们的交流逐渐增多,彼此之间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原来绘画也可以这么有趣,它能够让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李志说道。
“科技发明也很有意义啊,它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吴越古回应道。
李志笑着说道:“对了,我打小就喜欢书法,回头我写几幅字,放在咱们学校的书法展上,也让你品鉴品鉴。”
吴越古轻笑着回应道:“好!我倒要看看你这科学小子在书法上有什么造诣。”
他们在交流中发现,虽然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同,但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开始尊重对方的选择,也学会了从对方的世界中汲取一些灵感和力量。
在文化节的最后一天,李志和吴越古一起站在校园的舞台上,分享着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容,仿佛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使者,在这个舞台上找到了彼此的共鸣和理解。
“虽然我们的兴趣爱好不同,但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李志说道。
“是的,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吴越古回应道。
然而,有一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李志和吴越古又因为兴趣的事情起了小争执。李志的同学王瀚涛拿着一本最新的科技杂志,兴奋地跑过来找李志讨论里面的一篇关于量子物理的文章。
王瀚涛激动地说:“李志,你看这篇文章,量子纠缠这个概念太神奇了,你怎么看?”
李志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可是个很前沿的领域,它的潜在应用可能会改变整个科技界的格局……”
他们说得热火朝天,声音不自觉地大了起来。吴越古正和几个朋友在旁边讨论着即将举办的校园绘画展,被他们的声音打扰到了。
吴越古皱着眉头走过来,说:“你们能不能小声点,整天就知道这些高深莫测的科学东西,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李志有些不服气地说:“我们这是在探讨科学知识,又不是在玩闹。你不也和朋友聊得挺欢吗?”
吴越古说:“我们聊的是艺术,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东西,哪像你们这么枯燥。”
这时,李志的舍友田兴文笑着走过来打圆场:“哎呀,别吵别吵,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嘛。李志,你也别光顾着自己兴奋,稍微小点声。吴越古,你也理解一下,他们这是对科学的热爱。”
李志的同班同学方为民也说:“就是就是,大家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李志和吴越古听了他们的话,都有些不好意思。李志先开口说:“吴越古,对不起啊,我们刚才太激动了,没注意到声音大了。”
吴越古也说:“我也有错,不该那么说你们的兴趣枯燥。”
经过这次小插曲,他们更加明白,虽然彼此的兴趣爱好不同,但相互包容和理解才能让他们的友谊更加稳固。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志在做科技项目遇到创意瓶颈时,会去看吴越古的绘画作品,从那色彩与线条的交织中寻找灵感。而吴越古在音乐创作上缺乏灵感时,也会听李志讲解科学原理,从那严谨的逻辑中获得启发。
有一次,学校组织创意比赛,要求同学们跨学科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李志和吴越古自然而然地组成了一队。
李志说:“这次我们可以把你的艺术创意和我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肯定能做出很棒的作品。”
吴越古眼睛一亮:“对呀,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能根据音乐节奏变换灯光色彩和形状的装置,既有艺术美感又有科技含量。”
在合作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在技术实现上,李志遇到了电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急得抓耳挠腮。
吴越古安慰他说:“别着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就像画画时修改笔触一样,一点点调整肯定能行。”
而吴越古在设计艺术造型时,也会纠结于比例和色彩搭配,李志就用数学比例的知识给她提供建议。
最终,他们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好评。站在领奖台上,李志和吴越古相视而笑,他们知道,不同兴趣爱好的碰撞与交融,让他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