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眼,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疑惑与思索。
李世民见王珪如此神态,便开口说道:“此乃庐江王瑗的侍姬。瑗听闻她容貌绝美,竟杀死她的丈夫,强行将她占为己有。如此恶行,终致灭亡。”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宫殿里回荡。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庐江王的厌恶。
王珪微微躬身,平静问道:“陛下以庐江王此举为是呢,还是为不是呢?”王珪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李世民剑眉一挑,带着几分不悦道:“杀人取妻,此等恶行,怎会是对?”李世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
王珪直视李世民,目光坚定,缓缓说道:“臣听说齐桓公来到郭国,问当地的父老乡亲郭国为什么会灭亡。父老们回答说郭国国君喜欢善良的人和事,厌恶邪恶的人和事,所以导致灭亡。齐桓公更加疑惑了,父老们又进一步解释说郭国国君喜欢善良的人却不能任用他们,厌恶邪恶的人却不能远离他们,因此亡国。现在陛下您既然已经知道庐江王的过错,却又把庐江王的侍姬纳入宫中。臣冒昧地猜测,陛下这样做,难道是心里赞成庐江王的行为吗?否则,为什么要重蹈他的覆辙呢?”王珪的声音洪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期待,他希望李世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出正确的决策。
李世民听闻此言,心中如遭雷击,瞬间愣住。他目光深邃地看着王珪,脑海中不断思索着王珪的话语。
良久,李世民微微点头,叹道:“如果不是你跟我说这事,朕差点又犯错了。”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对王珪的肯定。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他必须做出改变。他决定听从王珪的建议,将侍姬放归母家。
此时,长孙皇后恰在侧殿听闻了此事。她莲步轻移,来到正殿。长孙皇后身着华服,仪态端庄,她向李世民盈盈一拜,柔声道:“陛下,臣妾听闻王侍中所言,深感其忠君之心。陛下圣明,自当从善如流。”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微微颔首。长孙皇后又看向那侍姬,眼中满是怜悯,轻声说道:“这女子也是可怜之人。”长孙皇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同情和温柔,她希望这个女子能够得到自由和幸福。
待王珪趋出宫殿,李世民即刻下令,将侍姬放归母家。那侍姬听闻自己可重获自由,眼中含泪,跪地叩谢皇恩。她的心中现在只有感激和喜悦,她在几天后便回到家乡,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此事传至朝堂内外,众人皆赞李世民知错能改,王珪敢于直谏,而长孙皇后贤德之名亦更盛。大唐在李世民的贤明治理、臣子的忠心辅佐以及后宫的贤良支持下,愈发繁荣昌盛。
此后,李世民更加注重自身言行,常以庐江王之事为戒。今后以身作则,为臣子和百姓树立榜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越发重视臣子的谏言。王珪等贤臣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百姓口中的美谈。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有识之士为大唐效力,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而王珪等臣子亦尽心尽力辅佐李世民,为大唐盛世的开创与延续,立下了汗马功劳。每至朝会,君臣相谈国事,和乐融融,大唐的辉煌篇章也在岁月中不断书写。朝堂上下一心,百姓安居乐业,盛世的光辉照耀着大唐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