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李世民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步,一边走一边回忆着:“你母后最喜欢看书,就算是梳妆的时候也手不释卷。她还曾经采集古代妇女得失的事情,编成了《女则》三十卷。”
李治好奇地问:“父皇,儿臣还没见过《女则》,是怎样的一本书?”
李世民走到书架前,轻轻地抚摸着一本书,眼中闪着泪光,说道:“这是你母后的心血之作。她把古代女子的智慧和教训都写在了里面,希望能够给后人一些启示。只是,她在世的时候,没有让这本书流传出来。直到她崩后,宫司才奏闻于朕。”
李世民拿起《女则》,翻开书页,一边看一边流泪。他对李治说:“治儿,你看,皇后此书,实足垂范百世。朕不是不知道生死有命,只是朕一想到回宫后再也听不到她的规诫,失去了这样一位良佐,心中就悲痛不已。”
李治已经悲伤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在旁边默默抽泣,李世民看着李治的样子心疼不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始终沉浸在对长孙皇后的思念之中。他常常会独自一人来到长孙皇后的寝宫,坐在床边,回忆着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
有一次,李世民对身边的侍从说:“朕每次来到这里,就好像看到观音婢还在,她坐在那里,微笑着看着朕。可当朕回过神来,才发现她已经不在了,这种感觉,就像有一把刀在割朕的心。”
侍从劝慰道:“陛下,皇后娘娘在天有灵,一定不希望看到您如此伤心。您要保重龙体啊。”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你们不懂,观音婢对朕来说,不仅仅是妻子,更是知己。她总是能在朕困惑的时候给朕建议,在朕冲动的时候让朕冷静。如今她走了,朕感觉自己就像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漂泊。”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也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变化。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时常会走神。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知道皇后娘娘的离世对您打击很大,但国家大事还需要您来处理。臣等恳请陛下振作起来。”
李世民看着大臣们,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朕不会让皇后失望的。”
为了纪念长孙皇后,李世民下令在宫中为她设立了一个小祠堂。他亲自挑选了工匠,雕刻了长孙皇后的塑像,放在祠堂之中。
祠堂建好的那一天,李世民带着李治等皇子们来到祠堂。他看着塑像,眼中满是深情,说道:“观音婢,这是朕为你建的祠堂。朕希望在这里,还能感受到你的气息。”
李治在一旁说道:“父皇,母后看到这个祠堂,一定会很开心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朕希望后人也能记住你母后的贤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孙皇后的去世对唐朝的宫廷政治和社会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宫廷中,妃嫔们时常会回忆起长孙皇后的善良和宽容。一位妃嫔对另一位妃嫔说:“皇后娘娘在世的时候,对我们是多么好啊。她从来不会为难我们。如今她走了,我们更要记住她的教诲,好好地在宫中生活。”
在社会文化方面,长孙皇后编写的《女则》开始在民间流传。女人们都把这本书当作珍宝,互相传阅。一位女子对自己的女儿说:“你要好好看看这本书,这是长孙皇后写的,里面有很多做人的道理。”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和纪念,也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人们在谈论起长孙皇后的时候,都会称赞她的贤德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