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对刘正茂讲,宁思浔从小到大没出过沪市,请刘正茂去苏州时,带上宁思浔一起。而刘正茂想多个说话的人,旅途不会太寂寞,就答应了陈顺的请求。
见自己的计谋得逞,陈顺喜在心里。给刘正茂和宁思浔讲,早上六点有班火车路过苏州,最好五点到车站买票。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宁思浔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外,根本不跟其他人有太多交际,更别说专门出去旅游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街道也不开介绍信给她出门。
,!
幸好是遇到刘正茂,他随身包里长期带着盖好章的空白介绍信,填上宁思浔的名字就可以买票。
晚餐后分手时,刘正茂和宁思浔约好,第二天早上由刘正茂去宁思浔家里接她。陈顺也帮他们找了个熟悉人力黄包车,清早拉他们去火车站,为此,陈顺还多给了人力黄包车两块钱。
宁思浔人生中第一次出沪市,第一次坐火车,虽然是绿皮火车,但是车厢内的设施很完善,这时流动人口不多,车厢内很空,环境整洁,车厢外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宁思浔和刘正茂坐的卡座里,只有他们两人。刘正茂把车窗打开,风吹进车内,偶尔会有花香。清晨,当一切还在朦胧中,车窗外会有一层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在田野之间,路过农场村庄时,还会有袅袅炊烟和早起的人们。
宁思浔望着他们,他们望着列车,彼此都成为了那道风景。又像是一群可爱的音符,伴着列车“哐当~~~哐当~~~”的声音谱写着林区的旋律。如诗如画,令宁思浔深深地向往和着迷。
沪市到苏州,一百公里距离,二个多小时就到站,才早上八点多。出站后,找地方吃早餐,宁思浔抢着要给钱,昨晚上,陈顺给了她二十块,让她给刘正茂买吃的,刘正茂当然不会让宁思浔付款。
早餐后,带着宁思浔上了去拙政园的公交车。拙政园和留园是苏州最有名的两处园林,其中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拙政园,建筑风格独特,布局精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其优美的园林景观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宁思浔走在园区里,只是觉得很新鲜,至于具体好在哪?还是刘正茂讲解后,她才有深刻体会。看着眼前园林美景,宁思浔心里突然萌生一种想法,她脑海里不切实际的想,如果自己家要建一座园林,会是样子?这种想法,一直伴随她到高考时,报考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
这次苏州旅行,让刘正茂看到未开发的苏州各个景点,虽然感觉上破败一些,但是更好接近设计者的初衷。反而是过度商业开发后的旅游景点,给游客的感觉太物质、太急功近利。
开始时,宁思浔对刘正茂还有些防范心理,游览拙政园时,当刘正茂用带有江南省口音的普通话讲解时,表现出学识让宁思浔感到惊讶。
都是十七、八岁年龄,宁思浔还带着学生时代的稚气,而刘正茂却能跨越上千里帮单位采购,宁思浔感觉自己和刘正茂差距太大。
加上刘正茂言行举止都很得当,没有表现出一点轻浮的迹象。宁思浔不自觉间放下戒备,跟刘正茂象朋友般正常互动。
感受了拙政园的宁静和美丽,两人又去游览留园,虎丘,虽然时间很紧,都是走马观花的一览而过。宁思浔也从中看到中国园林建筑的最精彩的一面。
找当地人询问后,刘正茂选在松鹤楼吃的中餐,这家店的松鼠鳜鱼是苏州一绝,松软鲜嫩,没有一根刺。鱼身上配小虾和松子露,蘸番茄酱,十分美味和下饭。
不知什么原因,中午就餐的人并不多,刘正茂和宁思浔两个人,点了松鼠鳜鱼、响油膳糊、碧螺虾仁、外加一份青菜。
份量很足,两个根本吃不完,宁思浔很单纯,不想浪费食物,死命往肚子塞,最后撑得站不起来。
本来陈顺给宁思浔二十块钱,是让宁思浔中午请刘正茂吃饭。但是看到刘正茂点的三个荤菜,宁思浔没出过门,不知道菜的价格,她怕钱不够,不敢去服务台结账。
直到刘正茂结完帐出了松鹤楼后,宁思浔问:“刘同志,中午这餐饭花了多少钱?”
“味道还可以吗?不贵,才14块。”刘正茂回答。
宁思浔从口袋里拿出钱,从中抽出15块,就要递给刘正茂,还老实的讲:“刘同志,陈叔让我请你吃中餐,中午的钱由我出。”
“思浔,能否不喊刘同志,叫我名字刘正茂,刘同志听着很别扭。”刘正茂没接钱,故意转换话题。
宁思浔听刘正茂讲,要她喊名字,心里不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