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下午还要去大昭古城,而想逛好那里可是个力气活。
和在常石附近跨年的古城比,南北差异在此体现的一览无余,不仅街道规划、表演节目明显不同,连房屋风格亦是如此,小姑娘拿出照片对比着说:
“你看,同样是华风的仿古建筑,可又不太一样,一种敦厚,一种灵动。”
“我猜你想说的是翼角的区别吧?”
“什么是翼角”?
“就是庑殿的四个角,北方的通常平顺较短,南方的通常向外延长翘起。”
,!
“虽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庑殿,但你说翘角我理解了,对,是这个意思!”
“庑殿是华夏古建筑风格成熟后最常见的一种大型殿顶设计,同时也是级别最高的型制,只有皇宫和与皇家有关的地方才有资格使用,比如故宫里的太和殿、乾清宫、午门、天坛均是如此。
而仿古就无所谓了,现代人没了封建时期那些个写在明面上的等级观念,所以庑殿就变得很普遍了,很多大江南北的古城都能看到。
不过这种结构虽多但没有统一,所以你留神看会发现有一部分是没有正脊的,也就是中间那条主房梁,这种通常是尖顶设计,每个垂脊向上汇聚最终形成那个尖,这种叫做‘盔顶’,岳阳楼算是使用‘盔顶’的典型代表。”
水欢顺着项骜手指的一路看过来,听着讲解便也明白了其中门道,遂点头道:
“你不说破我只能觉着有区别但说不上来,你说破了才能精确的找到,这种了然的感觉真好。
那为什么南北的翼角会区别这么大呢?”
“和地理环境有关系,南方多雨,梅雨季节日照时间短,所以比北方更重视排水和采光,翼角翘起来就是便于让雨水流走的同时不遮住阳光进入屋内。
另外一个是把水尽量引导到较远的地方,不溅射到木质部分上引发霉变和朽烂。
北方正好相反,干燥而光线强烈,翼角短可以遮阳,同时下面的承重结构也更加粗壮,能够安装厚重结实的瓦片和顶棚,在战争中有强大的防御力,因为冷兵器时代的大型战场基本全集中在北方,因此北边的建筑在很多细节上都能找到军事需求的影子。”
小姑娘喝了一口手里的香巴拉奶茶,道:
“你知道这些,难道也是和行为艺术一样,来之前恶补的?”
这边点头道:
“对,我看书虽然杂可平日的知识储备也没广到这个程度,这回纯属有针对性的加强罢了。”
“但是为什么从你嘴里说出来就好像是个专家一样,头头是道,如果不了解完全不会想到这是现学现卖。”
“因为你完全不懂,所以我给你说一些最基础的内容你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要是碰上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者、专家,我这点墨水拿出来还不够丢人的,只能说这是这个领域的一点常识而已。
打个比方,你给我讲美术流派,哪怕讲入门级的我也只有听着的份,可要跟美术大拿讲,那还行吗?”
“嘶——是这个道理哎!”
“当然刚才说的那些也不完全是临时看的,像北方风格的军事用途这个我早就知道,初三的时候我还参与编纂过一部名叫‘华夏为什么没有城堡’的文献呢,当时集中精力学了好一阵子。”
“那华夏为啥没有城堡?”
“原来你的关注点在这儿啊?这个话题说起来可长了,简而言之吧,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坞堡的性质就已经很接近西方中世纪的城堡概念了,但它的历史太过久远,是东汉时期的产物,往后也没有继续发展,所以并没有出现后来国外成熟化的城堡产物。
至于为什么不发展了,这和战争模式有关,华夏古战场动辄几十万大军搅杀在一起,战场也大多在广阔的平原上,如果在这种环境里建造高耸但小小的城堡,被围住、切断水源,那就必死无疑,因此打造巨型城墙将整个城市全部包在其中便成了主流。
你看看京城、长安这些地方的古城墙不都是能跑马走车的大家伙?然后再往上就得数长城了,那算是城墙发展的究极产物。
而欧洲是另一回事,西欧多山多河流,人口基数也小,很多交战的规模维持在几千人,这时候依天险建造集生活、作战功能于一体的堡垒,不仅难以被包围,还能达到以少数兵力便可抵御长期围困的目的。
但万事不绝对,西方也有大型城池防御体系,像君士坦丁堡,那座城下发生过的大规模战役很多,其中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