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手熟的玄门中人都不好处理,你居然能扔出一张桌子,吓唬两句就将其成功逼退,很不一般。”
“我也只是按照老话说的做而已,当时没想什么别的。”
“你说的老话是把鬼骂跑?”
“对。”
“小伙子,这招对付那些连个坟包都没有的孤魂野鬼也许能行,可碰上你们当晚的就不行了,不仅不行,还会激怒它们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你能行不是这个办法好,而是你本人不一般;介意我看看生辰吗?”
项骜也没给八字,只是给了阳历生日,这位便细细的掐算起来;过程中还拿出一张宣纸,用一支毛笔边算边写,应该是在记录掐算的内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只是写到一半,“咔”的一声毛笔从中间应声断裂,这支前一秒还好好的笔,此刻变成了两半,连带着下面的毛也纷纷脱落,撒的满桌子都是。
军师表情大骇,双目圆睁坐在原地喘了半天粗气才缓过了些,道:
“看来这不是我能知道的”
话罢便将纸张和毛笔残骸一起团成一团,又叫进来一个人要他去销毁掉。
项骜不明所以,就问:
“先生,怎么了?”
他摆手回道:
“你身上的情况,我要硬算硬说怕是要遭天谴的,出门被个晴天旱雷给劈死一点也不夸张。还是讲讲‘陵葬’的事情吧,你不好奇它们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会看到结婚场景吗?”
他一看人家说到这个份上了,遂不再追问关于掐算的细节,而是道:
“好奇是好奇,只是答案无处可循,幸好有师傅领路,到了您这里。”
“嗯。我手头确实有一些关于此事的记载;概括起来说就是在清乾隆中期,当时清缅战争爆发,因为地形原因,清军的野战部队无法发挥大兵团作战的优势,而缅军利用天时地利保证自己占不到便宜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两边由此陷入非常残酷的拉锯战。
期间清军兵员多在北方,很难适应东南亚地区的湿热环境,经常因为瘴气、蚊虫、疟疾等原因非战斗减员;为了解决此事,乾隆决定在西南地区广泛招兵;而其中一支作战勇猛,在山野之间的战斗力十分强悍,多次重创缅军,扳回了一些不利局面。
战后为了奖赏他们,乾隆准许其族人可以离开闭塞落后的祖地,搬到京城附近定居。
而这个位置,就在你们那天去的‘平皇湖’附近,按照目前的辖地划分,隶属于常石管理。
另外,‘陵葬’正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习俗,因为之前住的地方土质多为‘夹石土’,也就是土壤中混杂了大量碎石,这种土壤天然贫瘠,很难种植农作物,并且挖掘难度很大,所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做地下部分的丧葬特点,改为在外面垒一个停放棺椁的所在,将一切都挪到地表上。
该习俗到了易于挖掘的北方后仍没改变,并一直持续到近现代,直到火葬被强制普及。
这是这些人的由来,至于结婚那个则要从另一个故事讲起:
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吧,那年北冀省爆发过一次特大洪灾,当时是连下几十天的强降雨最终汇聚成山洪横扫了所经之地内的一切,这里面正包括他们的封地。
据传刚好赶上族中长老嫁女儿,说是算好了良辰吉日死活不能改,这才冒着遭遇洪水的危险举行婚礼,为了过程顺利还搭建了一大片避雨棚用于吃席,结果正当高朋满座时洪峰抵达,将其全部吞没,幸存者寥寥。
再往后,洪灾平复,北冀政府算是出于一种弥补吧,同意仅存的以‘陵葬’的方式将收集到的遗体妥善安置,并且安置地点就在婚礼举行的那个地方。
几十年来此地并无怪事发生,只有一部分支流把那里给淹了,从此之后水再也没退下去。
而目前‘平皇湖’中大部分旁系都是这么来的。
接着一系列巧合让你们误入其中,那谁家的坟被淹了也都会有怨气的;更何况当年的婚礼没有结束,这便是我说的执念,萦绕在所有死者心中的执念。
两股力量凑到一起,那一幕就得到了重现,假设真听了话吃了桌上的东西,下场是不会乐观的,这个你也看到了。
万幸其中有个你,一声怒喝堪称‘震惊百里’,吓得众鬼皆服,方让其他人逃过一劫。
包括另一桌人看不见你们你们却能看到他们,也和你有关。”
听完解释,项骜有点不可思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