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车的把式看到人都齐了后,就驾着牛车缓缓的上路了。
因为天还没亮,天黑赶车很危险,所以这次出来,旁边还坐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是大队长本家的一个侄子,他负责给赶车的师傅拿手电筒照路。
牛车慢慢行进后,蒋云的心情也渐渐地稳定了下来,开始思考今晚上发生的事。
想到这些,她的心情就焦躁万分,毕竟她和哥哥们的全部身家可都在里面,如果这次出现了意外,那接下来的冬天可怎么过,毕竟以他们爸妈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能再资助他们的。
而且哥哥受伤了,这个医药费可怎么办,毕竟她手里目前可只有10块钱了,这还是准备着要去公社买些东西临时扣下来的。
冯青青那边,项链一直也没有进展,本想先赚些钱缓解下缺钱的燃眉之急,没想到却出现了哥哥的这么个事情,真是诸事不顺。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一路到了公社医院。
到了公社医院后,还没等牛车停稳,就见叶大花率先跳下了牛车,那行为,可一点不像上了岁数的。
蒋云和马明川两人也是紧跟着叶大花的脚步,快速的来到了医院大厅。
到了医院后竟得知两人已被送到县医院做手术,预计下午左右会被送回来。
几人听到此话后也无法,叶大花和蒋云继续在医院等着,另外三下先回大队。
这边蒋云两人还在医院里等着。那边知青院里的众人也都收拾好,一道往大队部那边集合。
等知青们到大队部门口时,发现竟然有人比他们还早。那是三男两女,他们几人是大队里为数不多的上过初中的年轻人。
因为一边都是知青,一边是队里的人,两边自然的显得泾渭分明。
赶牛车的师傅让队里的一个小伙子点了点人数,发现除了蒋家兄妹外其他都到齐了,因为知道情况,也没说什么,一甩牛鞭,就上路了。
因为晚上睡的是实在不好,冯青青一路也没怎么说话,就头低着假寐。
一路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公社医院。
到了公社医院向医院说明情况后,被一个护士带去了一个不大的会议室。
此时知青们除了胡芳明没报、蒋家兄妹没来外,其他知青们都到了。
一行十余人,将会议室坐的满满当当的。
约摸过了十来分钟,只见进来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进来后也不说什么,就每人发了一个小册子即《行医手册》。
直到每个人都拿到手之后,才见老先生开口说话:
“《行医手册》每人一本,自学,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去问我,或者其他的护士医生都可以,三天后考试,分数最高的人被录取。”
冯青青知道这个时候的大队赤脚大夫只会开些咳嗽、感冒、发烧之类的药物,没想到的是比这还简单。
而且大队里明明说的是七天,看样子公社医院可没那么多时间教,走个过场考个试就结束了。
冯青青在心里吐槽了一顿,慢慢的翻开这本小册子。
打开一看,嘿,东西还挺全乎,包括用药、打针、人体穴道、常见病的症状及治疗等等都有。
看到此处,冯青青大体知道了这次考试的重点,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字背,把这些背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边冯青青还在琢磨着考试的方向,那边另外一些人可是已经都在小声的抱怨了,这么多的内容,三天内都要记住,这不是难为人嘛。
那个小册子虽小,但字体也小,内容挺多,特别是如果需要一字不落的全部记住,三天时间确实挺赶,毕竟不是谁都像冯青青那样吃过益智丸,不仅一目十行,还能过目不忘。
时间就在大家的默默背诵中很快过去,中途冯青青出去找了趟老先生,和他询问给别人打针的要领,毕竟打针还是需要实操经验,仅有理论可不行。
很快就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因为中午可以休息两个小时。冯青青决定先去国营饭店吃顿饭,然后再去供销社补充些吃食和日用品。
国营饭店照例在饭点是需要排队的,在营业员的白眼中,冯青青除了要了一碗肉丝面外,还买了10个大肉包子。
吃完后,冯青青一路慢慢悠悠的逛到了供销社门口,因为是午间时分,供销社里没什么人,只有几个营业员在那边说着话。
冯青青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在日用杂货柜台坐着的何永霞,正没精打采的发着呆。
得,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