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类的单位,没想到这里居然是帝国的经济核心。生产、税收、市场调控、物资储备、灾害救助乃至大型水利工程都归于这个部门。而根据张苍所说,所有这一切,在任何其它六国都是不具备的。
“一般国家认为,增加一个部门和增加一个官员,就会增加开支、需要花费不菲,但是在大秦,治粟内史能够使全国的农作提高、税收增加、国用丰富、仓储丰足,即便有百万大军远征大海之滨的国家,我大秦的粮秣也足以支撑其用度。”张苍讲述这些的时候,有着老秦人的自豪,实际上张苍也是秦人,这一点和同门师兄弟们都不同,李斯是楚人、公孙尼子是齐人,浮丘伯是齐人,韩非子是韩人,荀子门下的弟子中,只有张苍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身为秦人,张苍的学术不好浮华,而是极为务实,虽然同门有经学大家、礼乐大家和法学大家,张苍显然走了不同的道路,在数算领域更加精通。
张苍对政府部门设置的观点,张诚内心深表赞同。在战国这样人类社会的早期,社会分工还没有那么复杂,大多数国家或者城邦都采取极简陋的组织设计,有个国王几个大夫看起来就能治理一个国家。这么做倒也不是不行,但是过于简陋的组织设计,也使得整个国家难以快速发展。而秦国的变法,后世历史学家重点都放在了严刑峻法和军事制度之上,很少有人注意到秦国是为了一个既定的国家目标,构建了匹配的组织系统,并且推动这个系统高速运转,这才能空前强大,强大到最终可以吞并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