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以耕战立国。对农业格外重视。但是无论如何农业发展总受到时代技术的制约——种子、材料、农具、牲畜、肥料。大秦虽然在列国之中足够强大,也足够重视农业,甚至国家扶持农业发展,但是受制于这个时代炼铁技术水平和铁产量的匮乏,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然处于相当原始落后状态。好在这个时代人口也很少,战国末期全天下的人口也只有三千万左右,七国的土地却也几乎达到后世的一半,土地广袤人口稀少,那就是落后的农业也能养活天下的人——但也只是勉强养活而已。食物充足是谈不上的。
战国时期天下强国林立,与强国为邻,一个缺点就是要时刻担心邻国攻伐自己,经历了春秋诸国之间频繁的战争,春秋时期超过150个国家,到了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多个国家。频繁的战争和灭国,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是永续的,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要么是你吃掉别人,要么是被人吃掉。秦国大概是很早就清楚的理解了这一事态的国家,也很早就确定自己只想成为那个坐在餐桌旁大快朵颐的人。因此秦国很早就开始积蓄力量,为并吞六国做准备。
而要并吞六国,就必须有强大的力量——在冷兵器时代,所谓的力量,就包括人口、资源、武器和军队。为了滋养和繁育人口,就必须要有充裕的食物,所以在战国诸国之中,秦国早早就确立了专门的农业部门,就是治粟内史,而且秦国将治粟内史的地位抬得足够高——治粟内史位居九卿之一。三公九卿制度虽然远不如后世的三省六部那般严谨全面,但是在战国七雄之中,九卿制度已经足够丰富、分工专业和能力强大,而治粟内史这一主管财税和农业的部门的设立,也让秦国拥有了远超六国的动力之源。
东面的齐国和南面的楚国,常常认为秦国是野蛮粗鄙的国家,殊不知秦国以战争为目标建立起来的体系,其精密和效率,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发展。
但是这一次张诚在治粟内史的参观学习,收获并不多,治粟内史虽然是负责农业的部门,但是主要职能更多放在了财政税收和仓储管理方面。在具体的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上,人力、技术和能力都有限。
扶苏亲自带着张诚参观治粟内史官邸,治粟内史非常详细的向扶苏王子介绍了本部门的职能和运营情况,并且召见了治粟内史下属的属官:治粟内史丞、太仓令丞、均输令丞、平准令、都内令丞、籍田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也在这里了解到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的工作。张诚在这里饶有兴味的参观了铁市丞所藏的各种工具、器具,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熟人——张苍。
张苍是过来核查治粟内史的账目和度量衡使用情况的,并且指导治粟内史记账和运算、仓储管理和度量衡应用规范工作,看到张诚和扶苏一起在这里出现,感觉很奇怪。
“我们上郡地方偏僻、耕作技术落后,所以想来学习一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跟大王请求,大王准许我参观治粟内史。”张诚简单的说清楚情况。张苍大感兴趣,也觉得这个小孩不凡之处,想了想,说“你要的东西不都在治粟内史,还有些东西在寺工,如果扶苏公子不弃,下官可以带两位到处去看看。”
有张苍这位大行家做向导,那还有什么说的!
张苍的知识果然渊博,在张苍的引导下,一行人快速浏览了治粟内史的各个部门,张苍讲解帝国财税体系是如何设置的,税收是如何进行的,税收损耗是如何评估的,不同谷物之间是如何折算的,仓储如何管理,仓储的损耗大致在什么范围,粮食储备和分发如何处理,市场税收如何进行,市场物价如何平抑,水利施工如何规划和推进……这一番讲解简直是舌灿莲花,连治粟内史都听得咂舌,觉得这位柱下史如果来担任治粟内史,自己简直就只能跟在后面吃屁。扶苏更是连连点头,赞叹说:“久闻张大人博闻强记,大秦财赋经济尽在胸中,今日一见,所闻不虚。”对这种赞美,张苍也只是笑笑,这一番导游,固然有在帝国未来继承人扶苏面前显露自己才能的意思,但是他更在意的,乃是眼前张诚的反应。看张诚对自己所介绍的一切并没有一丝半点迷惘,反而好像全都听得懂、记得住,就觉得这孩子真是个挺有趣的孩子。
张诚确实对所见的一切有些震惊。之前在历史纪录片里,大概了解了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和军器生产的情况,知道秦国有巨大规模的军器作坊,有人猜测说秦国已经开始使用流水作业和标准化生产。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深入介绍作为一个国家,秦国的经济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之前只以为治粟内史是一个类似农业部、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