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寺工出差公干,一路饮食住宿都由各地的驿站负责接待。驿站的伙食说不上好坏。这个时代出差还是蛮辛苦的,比绿皮车出差还要辛苦一些。张诚一路上还主动请客,在驿站之外额外买了些酒水肉食帮助随员改善伙食,一众随员都赞小张府佐为人豪爽。
紧赶慢赶,这一日来到张村所在的山脚下,张诚吃了一惊。
倒不是因为张村村外的市集繁荣,而是什么时候,木作坊那面多了几架高高耸立的风车?
看得出风车是纯木结构,外观还是挺粗糙的,巨大的扇叶在空中缓慢的旋转,扇叶上绷了油布,一方面为了兜风,一方面也比纯木扇叶轻便了许多。
这种木风车,张诚只在荷兰的宣传画上见过,什么时候大秦也有了?欧洲的木风车用来驱动磨面粉,木工坊上架设风车所为何来呢?
随员却还没注意到风车这东西,大家都被张村的繁荣震惊到了。
张村的寨墙整齐高大,清一色是木寨墙,木板都涂了黑色,看上去森严肃杀。木板顶端削尖,攀爬的人会被挂住。寨墙间隔一段就立一块旗子,并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也许是用于指挥。寨墙后每隔一段有一个木楼,木楼上装置了弓弩,间或有妇孺或者老人在上面了望。
村寨前的路边,是密密麻麻的摊贩,还有一些棚屋,看起来是商家的店铺。店铺旗帜招展,显然极为繁荣热闹。
通往村子的路,宽阔平坦,并非石板铺成,整个路面漆黑,似乎还有弹性。张诚的车队驶入这条路,本来因为加了减振弓的马车,奔跑起来就更加轻便。让一众佐官和大匠也极为惊讶。却不知这就是张村今年新修的一段沥青路。这时炼油作坊的沥青多到无处可存,最后和碎石子混合铺了道路。沥青路是用石碌碡反复碾压,才如此平整的。为了铺平这段路,也着实费了张村不少人工。
村寨门前有拒马,有老叟坐着摇椅在寨门前晒太阳,需要验明身份才能进入村寨。一座小小的村寨,比关中很多城市把守的还要严密。张诚的车队停下,张诚走上前去,对拒马前坐在摇椅里晒太阳的老人施礼:“陈伯,我是张诚,我和这几位咸阳来的官员要去车厂公干。”
老叟眯起眼睛看着张诚,少顷认出张诚:“是诚哥儿啊!诚哥回来了,来来来,快开寨门让诚哥进去,通报一下村里,说诚哥儿回来了!”
本来安静的小村,瞬息间仿佛醒来一样,寨门口的几个青壮忙着搬开拒马,有腿脚伶俐的就奔跑进村大声传话,然后各家各户各个作坊都有人走出,涌上村中路旁,伸着脖子看着进村的一行人。
陈伯的儿子陈阿生的工坊离着村口近,张诚在村路上先看到他,唤一声“阿生哥,这几位是到村子里来的客人,麻烦带他们到村里的馆舍休息!”陈阿生笑着接过马车的缰绳,带着车队向村口附近的一排馆舍去了。这里是村中接待重要外客的客栈。
看着馆舍的砖瓦房,看着整洁的客房和院落,一行人也是咂舌。“府佐家乡竟然富裕如斯!”
张诚安排所有人的客房和餐食,拱拱手告个罪“列位,先休息一下。晚上我在馆舍做东道设宴招待大家,容小弟先回家中拜望老母。”
张村的空气中,弥散着煤烟的气息,随着铁坊、焦炭坊、砖窑、炼油坊一个一个建立,张村的空气是越来越差了。村子里的树叶上也落了一层煤灰。这种原始工业带来的污染,张诚实在也是无语。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张村现下选择了发展,代价就是这些灰尘和空气中的气味,还有,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但是张村的人对此似乎并无微词。也许还是因为这个时代人的寿命本来就短。张诚有一次和张苍闲聊,张苍透露了一下,说大秦的人,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大多数人并不能尽天年。至于原因,张苍的猜测是,连年战争,青壮年死在战场上的太多。张诚则不以为意,觉得如果青壮战死多,那么女子不上战场,女子的寿命也不见得就久长啊……但是关于平均年龄的问题,张苍显然也不想多说,毕竟当今天子已经快五十岁了,平均年龄在公开场合是个禁忌。
张诚的看法,当然是这个时代大家吃的不是很好,普遍营养不良,医疗又落后,奠定了中医的那位张仲景还没有出世,再加上天灾人祸,人的寿命就会比较短。一点外伤导致炎症,甚至都能让人送了性命。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活到六七十岁。
也因为人均寿命都很短,所以环境污染带来的那些慢性病,现在还看不到征兆。
不过在张村发展之路上,也确实付出过血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