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这会儿也挺不好意思的,赶忙陪着笑脸说道:“不好意思啊,魏国公,你先别急着生气,你先听听小李讲的就知道了,哎呀,实在对不住了啊。”说着,还狠狠地瞪了李奥一眼,那意思好像在说都是你惹的祸。
朱元璋见状,没好气地哼了一声,眯着眼,一脸探究的模样说道:“行,那你说说这个永乐大帝到底啥样吧,咱也好奇得紧呢!你既然提起了,那就好好讲讲呗。”
说完,朱元璋又扭头对马皇后轻声说道:“妹子,一会不管听到啥,你可都别着急生气啊,这都是没发生的事儿呢,咱就当听个故事,千万要冷静呀!”朱元璋可是知道这个永乐大帝是老四朱棣,就怕马皇后一时接受不了。
马皇后听了朱元璋这话,心里觉得挺奇怪的,一脸疑惑地看着朱元璋,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提到生气这事儿,不过还是乖巧地点点头说道:“放心吧重八,我心里有数呢。”
说着,还扭头看了看朱标,心里想着能被后世人称为永乐大帝,那肯定是做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呀,说不定是朱标之后又有了什么大作为呢,压根儿没往别处想。
朱标见马皇后看向自己,心里就知道母后肯定是误认为永乐大帝是自己了,可这事儿又不好直接解释,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只能无奈地笑了笑,那笑容里透着几分尴尬和无奈。
李奥见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自己,当下也不怯场,先是清了清嗓子,那模样还挺郑重其事的,随后便开口说道:“这明成祖呀,也就是被我们后世称为永乐大帝的这位,那可是有着诸多了不起的事迹呢。”
“他先后五次亲征漠北,好家伙,把蒙古人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所以后来还被我们戏称是征北大将军呢。”
“而且呀,他还命人修纂了《永乐大典》,这部典籍那可不得了,里面涵盖了当时从古至今的各类知识,不管是经史子集这些传统的文化经典,还是天文地理这样的科学知识,又或者是医术、占卜、戏曲等等,那是无所不包,内容丰富得很呐,到现在都被视为咱们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呢。”
“除此之外啊,他更是派遣船队七下西洋,这一壮举可不光是宣扬了咱们大明的国威,还极大地拓展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往来。”
说完这些,李奥便停了下来,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想看看大家都是什么样的反应。
马皇后这会儿还并不知道这永乐大帝其实是朱棣,并非自己的儿子朱标呢,她一脸笑意地看着朱标,眼神里满是欣慰与自豪,还夸赞道:“标儿,干得不错呀。”
显然,她对这所谓“永乐大帝”所做的那些丰功伟绩是相当满意的,只是心里略微有些疑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称呼为明成祖,不过也没往深处多想。
徐达听了这话,也是激动不已,立马起身,大踏步地跑到朱标身旁,满脸赞叹地拍着朱标肩膀说道:“可以啊,太子殿下,五次亲征漠北,这得多厉害呀,啧啧,真不愧是咱大明的储君呀,往后肯定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伟业呢。”那语气里满是对朱标的钦佩与期许。
而刘伯温和宋濂这俩老头呢,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皆是一副苦笑的模样,心里想着这误会可真是闹大了呀,可这会儿又不好直接打断,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朱标见状,也是满心无奈,赶忙对马皇后和徐达说道:“母后,您和魏国公再听听后续吧。”说着,还颇为无奈地瞅了李奥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可赶紧把这事儿解释清楚呀,别再让大家继续误会下去了。
朱元璋在一旁看着马皇后和徐达都误会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黑着脸,气呼呼地对李奥说道:“咱就知道你这臭小子,没憋什么好屁,净在这儿误导人呢。这下你可得给咱妹子和天德好好说说,这个永乐大帝到底是谁呀!哼,你要是再不说清楚,咱可跟你没完。”
李奥却是嘿嘿一笑,脸上带着几分讨好的神色,对徐达说道:“徐叔,您先坐好呀,阿姨,我下面要说的话,您听了可别着急啊,毕竟这都是你们那会还没发生的事儿呢,您就当听个故事,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呀。”
马皇后微微皱着眉头,心里头满是疑惑。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奥和朱元璋都一个劲儿地让自己不要生气呢?
而且从李奥这遮遮掩掩的态度里,她也渐渐听出来这个所谓的“永乐大帝”好像不是自己满心期待的太子朱标。不过,她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虽然满心疑虑,但也没有当场发作,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