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在材质、工艺、造型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说陶瓷,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釉色和形制,你得能一眼分辨出来。
像汝窑的瓷器,釉色温润如玉,有‘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称,而且大多有细小的开片;官窑的瓷器则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以粉青、月白等为主。
林羽风听得入神,眼睛睁得大大的,不时点头,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知识宝库:“苏爷爷,您说得太对了,我现在就感觉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太欠缺了。
之前看一件瓷器,只知道看它的外观好不好看,根本不知道从这些专业的角度去分析。
苏敬修接着说:“除了知识储备,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有些赝品做得很逼真,光看表面很难分辨,这时候就要从一些细节入手,比如器物的包浆、磨损程度、款识等等。
包浆是器物表面经过长时间氧化、把玩形成的一层自然光泽,赝品的包浆往往不自然,要么过于光亮,要么不均匀。
磨损程度也能反映器物的使用年代,古代的器物在使用过程中,会有自然的磨损痕迹,而赝品的磨损可能是人为刻意制造的,看起来很生硬。
还有款识,就是器物上的文字标记,不同朝代的款识写法、字体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些都需要你去仔细研究。
林羽风若有所思,眉头微微皱起:“苏爷爷,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
我之前在鉴宝的时候,确实有些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到这么多细节。
有一次我差点就被一个赝品给骗了,还好最后时刻感觉有点不对劲,才没有出手。
(上一世冤大头,不知道多少人坑他。
典型的人傻钱多类型。
)
苏敬修微笑着说:“没关系,你刚入行,慢慢积累经验就好。
我给你推荐几本书,你回去好好看看。
《中国陶瓷史》《古玩指南》《中国书画鉴定学稿》,这几本书对你会很有帮助。
《中国陶瓷史》能让你系统地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特点;《古玩指南》涵盖了各类古玩的鉴定要点和市场行情;《中国书画鉴定学稿》则对书画鉴定有详细的讲解,从纸张、墨色、印章到书画的风格特点,都分析得很透彻。
林羽风连忙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认真地记下书名,还在旁边标注了一些简短的笔记:“太感谢您了,苏爷爷。
您推荐的这些书,我一定会认真研读。
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特别渴望吸收这些知识。
苏敬修拍了拍林羽风的肩膀:“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来问我。
我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但在这行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多少还是有些经验的。
此后,林羽风与苏敬修的交流愈发频繁。
每天晨练结束后,他们都会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分享彼此的生活和见解。
苏敬修不仅在太极上对林羽风悉心指导,纠正他的每一个动作,还会给他讲述一些太极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让林羽风对太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古玩鉴宝方面,苏敬修也会分享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趣的故事,比如他曾经如何识破一件精心伪造的青铜器,又如何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摊上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玉。
林羽风也从苏敬修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苏敬修告诉他,做人要诚实守信,尤其是在古玩这一行,诚信是立足之本。
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欺骗他人,否则最终只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毁掉自己的声誉。
与苏爷爷分别后,林羽风回到家中,便开始修炼《灵源淬体诀》。
他盘腿坐在床上,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他闭上眼睛,引导体内的气流按照秘籍上的路线缓缓运转。
一开始,气流的运行有些缓慢,而且时常会出现卡顿,但随着他不断地练习和专注,气流逐渐变得顺畅起来。
随着修炼的深入,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逐渐提升。
以前搬一些重物会觉得吃力,现在却轻松许多;思维也变得更加敏捷,以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理解的古玩知识,现在看一遍就能记住大半;就连洞察之眼的能力似乎也有所增强,以前只能模糊地看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结构,现在却能清晰地分辨出更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