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大鸟。
林柔见赵雪归来,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连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妈妈,怎么样?田鼠换了多少细粮回来?”
赵雪笑着将手中的细粮递给林柔,答道:“林柔,昨天的田鼠一共换了十四斤细粮。不过呢,按照规定,十四斤中的一半,也就是七斤,是要贡献给街道办的,剩下的七斤才是咱们家的。”
林柔接过细粮,掂了掂分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妈妈,十四细粮,就算咱们家只吃这一半,也要吃两三天了呢。那岂不是说,按照这种情况下去,我们家里面的粮食根本就吃不完?”
赵雪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慈爱地摸了摸林柔的头:“哪里有这样算的,林柔。田鼠可不是每天都能够轻易抓到的,这次能抓到这么多,也算是运气和努力的结果。而且,咱们能换来的粮食,无论多少,都应该视作额外的收获,不能当作常态来计算。”
接着,赵雪的神色变得严肃了一些:“我们要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食物,同时也要明白,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今天可能丰衣足食,明天或许就会面临困难。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美德。”
林柔听了赵雪的话,认真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理解和坚定的光芒。她深知,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只有保持谦逊和努力,才能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与安宁。
此时,长生也完成了他的“指挥任务”,兴冲冲地跑过来,拉着赵雪和林柔的手,撒娇地说道:“妈妈,林柔,我们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吃的呀?是不是可以用新换来的细粮做白面馒头和大米饭?”
看着儿子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赵雪和林柔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们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走向幸福生活的脚步。
这个时候,林柔和赵雪看着李长生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柔情。她们对着李长生温柔地说道:“长生啊,要是喜欢吃,我们就把这些细粮做成好吃的给你。你看,今天中午我们就炖了三只大鸟,还做了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呢。”
说着,林柔和赵雪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午饭。厨房里,锅碗瓢盆交响曲欢快地响起,不久,一顿丰盛的午餐便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炖得烂熟的大鸟肉质鲜美,米饭也是粒粒分明、香气扑鼻。李长生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地夸赞妈妈和林柔的手艺好。
饭后,李长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指挥着黑炭去抓田鼠,金子去抓大鸟。在他的指挥下,黑炭和金子仿佛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不断地为他带来猎物。不过,对于那些只有两三两重的小大鸟,李长生并没有选择烹饪,而是直接喂给了家里的两条大鱼和大甲鱼。他深知,这些小动物也是生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
转眼间,夜幕降临,李山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晚餐。米饭的香气和菜肴的美味让每个人都感到心满意足。这时,李山看着桌上的米饭,不禁有些担忧:“我们家里的细粮应该不多了吧?”
赵雪闻言,微笑着摇了摇头:“你放心吃吧,我们家里的细粮还够吃一阵子的。而且,我已经跟街道办说了,以后黑炭和金子还有长生抓的猎物,都有一半贡献给街道办。这样既能为社区做出贡献,又能换取一些粮食和其他的帮助。另外,剩下的田鼠我们可以换成粮食,大鸟和其他猎物则可以换成钱,贴补家用,而且街道办给开了证明,我们所有的都不算投机倒把。”
李山听了赵雪的话,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欣慰。他深知,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有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和一个懂事聪明的儿子,是他最大的幸福和依靠。他决定,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晚餐过后,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享受着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他们谈论着未来的计划和梦想,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在这个温馨的小院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力量,也更加坚定了走向美好生活的信念。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逝了几天。在这几天里,赵雪每天都保持着清晨的习惯,她会把前一天晚上李长生、黑炭和金子捕获的田鼠带到街道办,换取珍贵的细粮。赵雪深知这些细粮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因此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保存着,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白天的时候,李长生就像一个小将军一样,指挥着黑炭和金子进行他们的“狩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