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庵堂的主持静慈师太早已携一众比丘尼在外恭候,互相见过礼后,便吩咐一位唤作思贤的小师傅,带沈玉娇等人去庵堂后院安顿。
&esp;&esp;那是座一进一出的院落,黛瓦黄墙,墙上以赤墨写着卍字和南无阿弥陀佛。
&esp;&esp;主屋是沈玉娇的住处t,左右厢房供婢女歇息。
&esp;&esp;沈檀越[1],之后您在庵堂中有何需要,尽管交代贫尼便是。思贤小师傅年纪不大,穿着件浅灰色海青,生着一张和善圆脸,虽剃了头发,依旧可见容颜清秀。
&esp;&esp;沈玉娇与她闲聊几句,才知她是静慈师太收养的女婴之一。
&esp;&esp;庵堂历任主持都秉承师祖遗志,乐善好施,收养女婴。庵中的师姐妹们,十有八九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养不活,或者不想养,趁夜丢在山门前,运气不好的被豺狼叼走,运气好的被师父捡去。养到及笄之年,师父会让我们自行抉择,是留在庵堂继续侍奉佛祖,还是下山还俗嫁人
&esp;&esp;思贤小师傅性情活泼,摸了摸光脑袋道:我可不想下山,侍奉男人有什么好,侍奉佛祖可以攒功德,没准还能像师祖一样得道升仙呢。
&esp;&esp;这话一出,直把沈玉娇和几名婢子都逗得捧腹。
&esp;&esp;待弄清庵堂每日课业、餐食的安排,沈玉娇让白蘋给了小师傅一盒上品的香丸,当做见面礼。
&esp;&esp;小师傅双手接过那香丸,与沈玉娇道谢,又道:沈檀越一路赶来,定然累了,您先歇息,贫尼去膳堂给您催催斋饭。
&esp;&esp;有劳小师傅了。
&esp;&esp;思贤小师傅离去后,白蘋和绿檀等婢便开始收拾院落,沈玉娇站在小院檐下,望着远处青绿山林,细雨成缕,如烟似雾。
&esp;&esp;许是离了那座处处压抑的深宅大院,她忽然觉得下雨天似乎也没那么烦人。
&esp;&esp;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接下来的连续暴雨给打消。
&esp;&esp;-
&esp;&esp;在山间住着的第七日,暴雨依旧如注。
&esp;&esp;也不知道龙王爷闹的什么脾气,破雨下个没完。
&esp;&esp;婢子绿檀从膳堂取来午饭,边掸落伞上和身上的雨水,边抱怨着:照这样落下去,屋里晒的衣衫怕是半个月都干不了。
&esp;&esp;白蘋接过她手中的漆金红木食盒:行了,你快回屋把鞋袜换了吧,娘子这我来伺候。
&esp;&esp;绿檀也不客气,抹了把额前濡湿的发,拧身回了厢房。
&esp;&esp;白蘋端着食盒进屋,见自家娘子静坐窗边,手中持笔,一会儿皱眉看向窗外,一会儿低头写写画画,不由轻唤:娘子,您从晨起就坐着,这都两个时辰了,还是先用膳,晚些再画吧。
&esp;&esp;先放着,我一会儿吃。
&esp;&esp;沈玉娇看着天边厚厚积攒的乌云间电光闪烁,再看草纸上粗略算出的数目,右边眼皮止不住地跳。
&esp;&esp;这种不安的感觉,去年圣华塔塌时,她也有过。
&esp;&esp;细白手指捻起那几页草纸,她又从头到尾看了遍,柳眉更深:照这些时日的降雨量,黄河大坝恐怕危矣。
&esp;&esp;娘子还是在担心雨势吗?
&esp;&esp;白蘋缓步上前:虽说这阵子的雨是怪了些,但咱们闻喜离河口远着呢,而且上头有太源三谷两县,又有万华、小梁、贾村十二个乡,各县各乡那么多堤坝拦着,就算发水了,也淹不到我们这的,您还是放宽心吧。
&esp;&esp;这话虽有理,但沈玉娇总觉不安。
&esp;&esp;等雨势小些,还是再派人去府中提个醒吧,提前防备一二,聊胜于无。
&esp;&esp;她放下草纸,起身走向摆着清淡斋饭的桌边,端起瓷碗,看着碗中那颗颗晶莹软糯的粟米,忽又想起一事:暴雨伤稼,城里的米价怕是要大涨了。晚些我去找静慈师太一趟,让她抓紧屯些粮食。
&esp;&esp;奴婢陪您一块儿去。白蘋说着,走到窗边整理纸墨,她虽不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