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念在大家都是潜邸旧人, 贤妃是愿意留淑妃一条命,叫她安度余生的。
&esp;&esp;只要淑妃不犯傻。
&esp;&esp;贤妃默默祈盼着,郑月容,你可别犯傻。
&esp;&esp;-
&esp;&esp;八月秋风起,清菊爽寒,皓月当空,又是一年中秋至。
&esp;&esp;此等佳节,宫外百姓们阖家团圆,宫里宴饮也办得一如既往的隆重。
&esp;&esp;昭宁帝半边身子虽还僵直着不能动弹,但为着向朝臣证明他这个皇帝还在,愣是叫四名内侍将他抬到了太极殿上座。
&esp;&esp;他穿着簇新的朱红团龙纹锦袍,头戴金冠,却依旧掩不住清癯脸庞的浓重病态。
&esp;&esp;前来赴宴的文武重臣们看着上座的昭宁帝,再看昭宁帝下手边年轻力壮的二皇子,心里不约而同冒出一声叹息:皇帝真的老了。
&esp;&esp;老了,便也该退了。
&esp;&esp;只是权势使人沉沦,尝过权柄在手的滋味,再想放开,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esp;&esp;朝臣们心思各异地忖度着,陛下到底何时才愿意将权力完全交给二皇子,又打算如何处置东宫太子。
&esp;&esp;那倒霉的太子,大半辈子都受制于他的父皇,成为他父皇掌心一颗随意摆弄的棋子,想想也实在可怜。
&esp;&esp;宫宴上丝竹靡靡,歌舞翩翩,朝臣们觥筹交错,一切都如往常般怡然自得。
&esp;&esp;直到外头忽然响起宫人们的惊呼:走水了,走水了
&esp;&esp;殿内众人皆是一惊。
&esp;&esp;昭宁帝眼歪口斜,想要发号施令:怎怎么
&esp;&esp;他可以说话,但不能急,一急话说不清也就罢了,口诞也克制不住地从嘴角往下淌。
&esp;&esp;总管太监连忙拿帕子给他擦:哎哟,万岁爷您别急。
&esp;&esp;下首的二皇子适时站起来,语气凝肃,却并不慌乱:外头怎么回事?
&esp;&esp;很快有太监跌跌撞撞跑进来禀报:安礼门走水了,那一片火光冲天呢!
&esp;&esp;二皇子拧着眉,忙派了亲卫去查看,又安抚殿内众人:莫要慌张,安礼门在东北角,烧不着此处。
&esp;&esp;殿内众臣见二皇子临危不惧,也纷纷定下心来。
&esp;&esp;然而没多久,外头又传来一阵如闷雷般的嘈杂,隐隐伴随着马蹄声。
&esp;&esp;殿内众人心惊,皇宫内苑,怎会有人纵马?又怎敢有人纵马!
&esp;&esp;不等他们想明白,殿外杀声四起
&esp;&esp;除佞臣,清君侧!
&esp;&esp;除佞臣,清君侧!!!
&esp;&esp;整齐划一的口号,更叫殿内众臣错愕不已。
&esp;&esp;除哪门子的佞臣?清哪门子的君侧?
&esp;&esp;不多时,禁军统领疾步赶来,单膝跪地:启禀陛下、二殿下,三殿下带着精兵烧了安礼门,包围了太极殿!
&esp;&esp;三皇子?
&esp;&esp;他是疯了吗。
&esp;&esp;众臣倒吸一口凉气,又不禁惊讶,三皇子是哪来的兵?
&esp;&esp;如今禁军由二皇子掌握,兵部仍是直接听从昭宁帝的授意,成年皇子虽能拥有两千亲卫,可区区两千亲卫,哪能闹出这样的阵仗?
&esp;&esp;昭宁帝瘫坐在龙椅上,颤抖着抬起手指:逆逆子
&esp;&esp;陛下切勿动怒。
&esp;&esp;下座的裴瑕搁下杯盏起身,朝皇帝一拜,又看向掌事总管冯安:还请冯总管千万看顾好陛下。
&esp;&esp;冯安连连称是,招手示意着侍卫们近身护卫昭宁帝。
&esp;&esp;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裴瑕朝二皇子轻轻颔首。
&esp;&esp;二皇子会意,肃目看向禁军统领:你速速去问,司马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