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裴瑕也不藏着,借来纸笔与算筹,将如何估算冰面承力、需得运输粮草多少,骑兵多少、辎重兵多少、何时出发、何时接应,何时派人声东击西,一五一十说得明明白白。
&esp;&esp;那些打了一辈子的将领也并非全凭蛮力上位,皆各有所长,可眼前这个年轻郎君,却是集百家所长,将他们所擅战术如数家珍般运用,进退得当,有条不紊,当真是难得的奇才!
&esp;&esp;诸将看向裴瑕的眼神都变了。
&esp;&esp;那是一种对才华油然而生的仰慕与钦佩。
&esp;&esp;燕王也深看裴瑕一眼。
&esp;&esp;早就听闻河东裴瑕胸藏锦绣,腹隐珠玑,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术。
&esp;&esp;今日一见,果真不虚。
&esp;&esp;若自己有嫡亲后嗣,怎么着也得将这裴守真揽入帐中,去长安造个反。
&esp;&esp;可叹自己那二侄子是个蠢的,这样一个宝贝在身边不知珍惜,非学他父亲疑心重,当真是自毁山河,不知所谓。
&esp;&esp;裴瑕说完计划,燕王和诸将皆觉可以一试。
&esp;&esp;只是点将前去时,老将们一个个又犹疑起来。
&esp;&esp;毕竟带兵走冰道,没试过,心里没底。
&esp;&esp;且这裴瑕嘴上说得好,可从前也没与他打过交道,谁知是不是个纸上谈兵的花架子。
&esp;&esp;裴郎君已献良计,哪位愿领兵前往?
&esp;&esp;燕王一一扫过帐中部将。
&esp;&esp;一阵面面相觑后,一位中年将领上前:末将愿领兵前往,只是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esp;&esp;燕王:说。
&esp;&esp;那将领看向裴瑕,抱拳拱手:不知裴郎君可否一同前往?
&esp;&esp;裴瑕眸光微动。
&esp;&esp;这像什么话。
&esp;&esp;燕王拧眉:刘老八你别瞎胡闹,裴郎君是朝廷的军需官,又不领咱们燕北的军饷,哪有让客人去前线的道理,没个礼数!
&esp;&esp;说着,转脸朝裴瑕道:他们都是些大老粗,裴郎君莫怪。
&esp;&esp;嘴上说着莫怪,看向裴瑕的眼神却透着几分打量。
&esp;&esp;裴瑕沉吟片刻,抬袖道:臣虽不领燕北军饷,却受朝廷俸禄。终归大雪封山,暂时无法回朝,裴瑕愿随刘将军往白城走一遭。
&esp;&esp;帐中诸将闻言,霎时又对裴瑕高看三分。
&esp;&esp;这朝廷来的贵使,与他们想象中的那种只会吃喝玩乐的世家子倒是完全不一样。
&esp;&esp;商榷过后,前往白城的计划也定下。
&esp;&esp;明日一早便出发。
&esp;&esp;离开议事堂前,燕王叫住裴瑕,又仔细叮嘱了一番。
&esp;&esp;这礼贤下士的做派,叫裴瑕忍不住发问:王爷不疑我?
&esp;&esp;燕王笑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esp;&esp;又抬手,指了指眼睛:且本王有眼睛,能识人。
&esp;&esp;指了指额角:有脑子,能思辨。
&esp;&esp;最后,他指了指裴瑕的心口:更何况你裴守真,有颗居正忧国之心。
&esp;&esp;去吧。
&esp;&esp;燕王重重拍了拍裴瑕的肩,沉稳目光间透着一份长辈的严慈:我家那小子,便拜托你了。
&esp;&esp;-
&esp;&esp;是日夜里。
&esp;&esp;窗外风雪大作,王府客舍的书桌旁,烛火摇曳。
&esp;&esp;裴瑕搁下手中墨笔,摊开的书信上,墨迹在烧着地龙暖意融融的空气中很快晾干。
&esp;&esp;他摩挲着掌心那块细腻光洁的白玉扣。
&esp;&esp;悬挂的穗子换作水蓝色,还系了个小巧精致的如意结。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