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了。"
正说着,一艘快船带来了三个重要消息:
第一个消息来自巴达维亚:
- 范德霍夫正在集结新的舰队
- 购入了大量新式火炮
- 招募了欧洲老兵
- 似乎在筹划大规模行动
第二个消息来自北京:
- 满清使者频繁出入内阁
- 提出互市贸易的要求
- 暗中打探海防部署
- 与一些大商人有秘密往来
第三个消息最为紧急,是郑成功的密信:
- 发现可疑船只在测绘海岸线
- 有人在收购大量军需物资
- 北方商人活动异常频繁
,!
- 请求加强戒备
"看来我们的蜜月期要结束了,"卡洛琳娜分析着这些消息,"各方势力都坐不住了。"
李修然却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不,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让他们来吧,台湾已经准备好了。"
他走到墙边的沙盘前,这是一个精确的台湾岛沙盘模型,上面标注着所有的防御工事和部队部署:
北部:
- 鸡笼港主炮台群
- 两支快速反应水师
- 原住民哨探网络
- 了望塔系统
中部:
- 预备役训练营
- 军需物资仓库
- 后勤补给基地
- 医疗救护站
南部:
- 次级港口防御工事
- 巡逻艇基地
- 情报收集站
- 预警系统
一天傍晚,李修然正在城墙巡视,看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港口里,各国商船的桅杆林立,彼此交错成一片壮观的"森林";城内,不同肤色的商人熙来攘往,叫卖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山林中,原住民的篝火星星点点,像是夜空中的繁星坠落人间。
"真是奇妙,"身后传来卡洛琳娜的声音,"短短几个月,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李修然转身,看到她手里拿着一份新送来的情报。但此刻,他更愿意和她分享眼前的美景。
"你看那些商船,"他指着港口说,"葡萄牙的武装商船、日本的千石船、阿拉伯的单桅帆船,还有我们改良的福船。每一种船都代表着一种航海文明,而现在,它们都在这里交汇。"
卡洛琳娜走到他身边:"是啊,就像我们的水师训练营。西方的航海技术,东方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原住民的丛林战法,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战斗力。"
正说着,一队身着统一服装的水师从城墙下经过。这是新训练营的第一批学员,其中有明朝水手、欧洲老兵,也有原住民青年。他们正在进行夜间巡逻演练。
"马库斯说得对,"卡洛琳娜感叹,"你确实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小王国。不过"她举起手中的情报,"我们的邻居们似乎不太高兴。"
李修然接过情报,快速浏览起来。范德霍夫的新动作,满清使者的异常活动,郑成功的警告,每一条都预示着风暴的来临。
"让他们来吧,"他将情报收起,"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到这里时的样子吗?光秃秃的海岸,零星的渔村"
"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卡洛琳娜接道,"那天我带着山本去北部巡视,看到了最新建成的了望塔。那些原住民哨兵,现在已经能熟练使用望远镜和信号旗了。"
"不只是这些,"李修然说,"你注意到城里的变化了吗?商业法庭每天都在处理各种纠纷,但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诉诸武力。他们开始相信规则的力量。"
夜色渐深,港口的灯火次第亮起。远处的海面上,一艘巡逻船缓缓驶过,船灯在波浪中忽明忽暗。
"这些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卡洛琳娜突然问道。
李修然望着这座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轻声说:"我们正在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一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可能。这里不仅是一个军事基地,更是一个希望的。"
就在这时,了望塔传来警戒信号:发现可疑船只。
李修然和卡洛琳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风暴,或许比他们预想的来得更快。
而此时的巴达维亚,范德霍夫正在自己的书房中,面前摊开着一份台湾的详细地图。烛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