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1642年)深秋,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
李修然站在崇文门城楼上,望着远处的紫禁城。自从英国之行结束后,他通过郑芝龙的关系,以东南海商的身份频繁出入京师,暗中观察朝廷局势。眼下的形势比他预料的更加危急。
"李总镖头,"身旁的王承恩压低声音说,"陛下想晚上单独见你。"这位深得崇祯帝信任的内监,是李修然在京中最重要的联络人。
"农民军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南,李自成军越来越强大。辽东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王承恩继续说,"更糟的是,朝中重臣各怀心思,连陛下最信任的洪承畴也开始动摇了。"
李修然暗自思忖。在他的记忆中,洪承畴确实是个关键人物。此人能力出众,但在后来选择了投降清廷。如果能够阻止这一切
"陛下现在每天都在批阅奏章到深夜,"王承恩叹息道,"但朝廷上下都在相互推诿,许多政令难以真正落实。军饷粮草更是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一个紧急消息传来:山西巡抚王道纯派来的密使求见。这位曾经的东林党要员,最近频繁向朝廷示警,称多尔衮正在秘密集结大军。
入夜后,李修然通过王承恩的安排,秘密进入乾清宫。崇祯帝正在烛光下批阅奏章,案头堆满了文书。
"你来了,"崇祯帝放下朱笔,抬头时已是满面倦容,"王道纯的密报,你也看过了吧?"
李修然躬身行礼:"臣已经过目。多尔衮确实在集结兵力,但他们还有一个更隐秘的计划。"
"说下去。"
"据臣所知,满清已经在京城安插了大量细作。他们不仅打探军情,更试图策反朝中重臣。"李修然停顿了一下,"其中,他们最主要的目标是洪承畴。"
崇祯帝神色一凛:"洪卿家对朝廷一向忠心,怎会"
"陛下,"李修然道,"臣冒昧问一句:洪承畴上次求见时,可是为了讨论剿灭李自成的计划?"
崇祯帝点头:"他认为应该集中兵力先剿农民军,暂时放缓对付建虏。"
"这正是问题所在,"李修然解释道,"满清密谋者正是利用这一点。他们暗中散布消息,说陛下不信任洪承畴,要削弱他的兵权。同时又通过各种渠道暗示,只要他倒戈,就能得到更大的权力。"
崇祯帝脸色阴沉:"你是说,建虏想重演吴三桂的故事?"
"不止如此,"李修然继续道,"他们还在民间散布谣言,说京城已经布满了满清的秘密力量,一旦发动,内外夹攻,京城必破。这些谣言动摇了很多人的军心。"
就在这时,王承恩匆匆进来:"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来报,发现可疑人员在德胜门附近活动。"
崇祯帝眉头紧锁:"德胜门那里是通往蓟辽的要道。"
"陛下,"李修然沉声道,"臣怀疑这些人是满清的联络人。他们很可能在为大规模渗透做准备。不过,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我们可以顺藤摸瓜,揪出他们在京城的整个网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我们能制造假情报,干扰满清的判断。"
崇祯帝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具体如何做?"
"第一步,要先稳住洪承畴,"李修然解释道,"不能让他感到被孤立。臣建议,可以借剿灭农民军的机会,授予他更大的军事指挥权。但同时,要派臣最信任的将领孙传庭作为他的副手。"
"孙传庭?"崇祯帝若有所思,"他确实是难得的良将,但朝中似乎对他不太"
"正因为他不属于任何党派,反而最可靠,"李修然道,"而且他在西北剿匪时展现出的才能,连李自成都对他十分忌惮。"
就在这时,王承恩又带来一个重要消息:锦衣卫在盯梢可疑人员时,意外发现他们与一位太监总管有秘密联系。这位总管正是掌管东厂的王德化。
崇祯帝勃然大怒:"连东厂都被渗透了?"
"陛下息怒,"李修然道,"这反而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渠道,放出一些特意准备的消息。"
"我们可以让王德化继续他的勾当,但要严密监视,控制他传递的信息,"李修然解释道,"同时,臣已经请郑芝龙准备了一支秘密力量,可以在关键时刻支援京城。"
"郑芝龙?"崇祯帝有些意外,"他不是一直在东南沿海活动吗?"
"正是因为这样,才不会引起建虏的警觉。"李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