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甘心就这样将国土拱手相让。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周边的蛮夷部落也派来了使者。有的部落表示愿意支持邛都国抵抗秦国,有的部落则劝邛都国顺应大势,与秦国合作。
辛胜回到军中,将情况告知桓齮将军。桓齮将军决定先扎营等待,同时加强对周边的警戒。他知道,这一场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外交和谋略的博弈。
而在后方,东方腾的道路工程仍在艰难地推进。遇到了山体坚硬难以开凿、河水泛滥冲毁路基等诸多问题,但他和工匠们没有放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邛都国的局势越发紧张。桓齮将军在营中不断研究作战方案,辛胜再次带着使者,前往周边一些部落进行游说。他向这些部落展示了秦国的强大和富裕,表示秦国愿意与他们进行贸易往来,一些部落被辛胜的话所打动,开始动摇了原本支持邛都国抵抗秦国的想法。
然而,也有一些部落坚决反对秦国的介入。其中,夜郎国尤为强硬。夜郎国王?认为,秦国一旦在邛都国站稳脚跟,就会逐步吞并周边的部落。他召集了自己部落的勇士,准备与秦国一战。
桓齮将军得知夜郎国的情况后,深知一场战斗不可避免。他调整了军队的部署,在靠近夜郎国的方向加强了防御。同时,他与公子华也向嬴政送去了加急的军情报告,请求增派援军或者物资支持。
嬴政接到桓齮的报告后,权衡利弊。他一方面下令蓝田大营准备一部分援军随时待命;另一方面,他加大了对东方腾道路工程的督促力度。因为他知道,一旦道路修通,物资和兵员的运输将更加迅速高效。
在邛都国国内,支持与秦国合作的贵族们与坚持抵抗的贵族们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这种内部的分歧使得邛都国的防御出现了一些漏洞。公子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情况,他向桓齮将军建议,可以对邛都国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一来可以试探邛都国的防御力量,二来可以进一步加剧他们内部的矛盾。
桓齮将军采纳了公子华的建议。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小分队,趁着夜色悄悄地靠近邛都国的城墙。邛都国的士兵发现了秦军的动静,双方展开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秦军虽然人数少,但装备精良,作战勇猛。邛都国的士兵虽然凭借城墙的优势勉强抵抗,但内部的矛盾使得他们的协同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这场小规模的战斗,让邛都国的国王更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重新审视与秦国的关系。而此时,周边部落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支持邛都国的部落看到邛都国在与秦国的对抗中逐渐处于下风,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桓齮将军在邛都国边境继续等待着局势的变化。他与公子华、章邯、辛胜不断地分析情报,调整战略。他们知道,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而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邛都国的国王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派出使者前往秦国军营进行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