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织的场所,儒家的淳于越和孔鲋都是儒家的重要人物,淳于越以博学多识而闻名,他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深入透彻,在齐国也有众多的弟子追随者;孔鲋更是孔子的后人,身份尊崇,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家学说。而阴阳家在齐国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势力,公梼生擅长观测天象,以天象变化来推断世间吉凶,在齐国的上层贵族中有不少的信奉者;公孙发则精于阴阳术数,他所掌握的推算方法往往被用来为贵族们选定良辰吉日等事务;南公亦是阴阳家中的翘楚,他对阴阳学说中的哲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时常以阴阳之理来解读国家大事。
这一切矛盾的爆发源于叔孙通的暗地挑拨。叔孙通按公子华吩咐,在各学派之间游走,他心思缜密却又充满了功利之心。他看到儒家和阴阳家在齐国朝堂的影响力不相上下,便企图从中挑起纷争为公子华谋取利益。他暗中分别向淳于越、孔鲋以及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进谗言,故意歪曲对方的话语和意图,使得原本就存在一些理念差异的两派逐渐产生了敌意。
儒家秉持着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来塑造社会秩序;而阴阳家则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注重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并将其与人事相联系。淳于越和孔鲋一直以来都认为阴阳家的学说过于玄虚,没有坚实的道德根基。而公梼生、公孙发和南公则觉得儒家过于迂腐,对实际的自然现象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叔孙通的挑拨下,双方的矛盾终于爆发,两大显学开始互相揭底。在朝堂之上,淳于越率先发难,他指责阴阳家的学说缺乏明确的道德指引,公梼生等人不过是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天象解读来蛊惑人心。公梼生等人听闻此言,自是不甘示弱,公孙发当即反驳,指出儒家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在实际的治国理政中并没有提出什么切实可行的策略。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阴阳家为了彻底击垮儒家的声誉,竟然拿出了医家魁首张琰所传的《抡语》来侮辱儒家。这《论语》到底是何许物也?原来这是一本被恶意篡改过的书籍,其中充满了对儒家学说的歪曲解读,并且夹杂着一些污蔑性的言论。阴阳家拿出这样一本伪书,无疑是对儒家的莫大侮辱。
此事一出,齐国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原本平静的朝堂之上,如今充满了儒家和阴阳家的争吵声。大臣们也纷纷站队,有的支持儒家,认为阴阳家此举太过卑劣;有的则站在阴阳家一边,觉得儒家也该被打压一下。这种朝堂上的纷争很快蔓延到了民间。
在民间,百姓们也被这件事搅得不得安宁。齐国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儒家和阴阳家的这场冲突。儒家的弟子们在街头与阴阳家的支持者们互相对峙,双方互不相让。时不时地,就会因为一言不合而发生火拼事件。在齐国的一些城市里,甚至出现了儒家学堂被破坏,阴阳家的祭祀场所被捣毁的情况。
随着互相揭底的不断深入,两大学派的内幕也被不断曝光。儒家一些弟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教条僵化、阴阳家某些占卜者的诈骗行为等丑事被一一揭露。这使得两大学派在民间的口碑越来越差。百姓们原本对儒家的崇敬和对阴阳家的敬畏,逐渐被失望和反感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