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移动,
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希望威远公能听取我的建议,
暂缓此事。”
正思忖间,
一阵寒风猛地从窗缝挤入,
吹得烛火剧烈摇晃,
险些熄灭。
洪承畴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紧了紧身上的棉衣,
却仍挡不住那股寒意直钻心底。
他想到那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的日本百姓,
缺衣少食,
还要承受繁重的劳役,
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洪承畴深知威远公的雄才大略,
一直以来对其敬佩有加。
但此次的决策,
在他看来,
实在过于激进。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
可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非人道行径,
内心的道德准则让他无法坐视不管。
“威远公,
想必您也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利益考虑,
想要尽快开拓黑龙江流域,
巩固边防。”
洪承畴在心中默默想着,
“可若是以如此多无辜生命为代价,
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些?”
他的笔在纸上停顿了一下,
思索着该如何措辞,
才能既表达自己的担忧,
又不冒犯威远公的威严。
他想到自己曾亲眼见过那些被押送的日本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衣衫褴褛,
面黄肌瘦,
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他们在风雪中艰难前行,
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而一旁的押送士兵,
虽奉命行事,
但眼神中也偶有不忍之色。
“这些生命,
同样也是一条条鲜活的存在啊。”
洪承畴轻叹一声,
“战争虽已结束,
可这般对待战败者,
是否有违天道?”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孟子的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若是大明以如此残忍的方式对待日本百姓,
日后传到民间,
甚至传到其他国家,
会不会影响大明的声誉呢?
洪承畴深知,
威远公的决策并非没有道理。
黑龙江流域土地肥沃,
资源丰富,
若能尽快开发,
确实能增强大明的国力。
但在他看来,
应该寻找一种更为温和、人道的方式。
比如,
等到春天,
天气转暖,
再组织人力进行开荒和道路修建。
那时,
不仅能减少人员伤亡,
而且土壤解冻,
也更有利于工程的开展。
他还想到,
可以在当地设立一些教化机构,
让日本百姓在劳作之余,
学习大明的文化和礼仪,
逐渐融入大明的生活。
这样一来,
既能达到开发黑龙江流域的目的,
又能化解两国之间的仇恨,
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威远公,
希望您能理解我的苦心。”
洪承畴在信的末尾写道,
“我并非是要反对您的决策,
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既能实现大明的利益,
又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他放下笔,
再次仔细阅读了一遍信件,
确认没有遗漏后,
小心翼翼地将信装入信封,
封好口。
他叫来一名亲信,
郑重地将信交给他,
说道:“务必将此信尽快送到威远公手中,
不得有误。”
亲信领命而去,
洪承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心中默默祈祷威远公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