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十四年十月六日。
寒风如愤怒的猛兽般在大地上疯狂咆哮,初冬的天气仿佛被这刺骨的寒冷渲染得更为严酷。
许震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身披厚重的战甲,尽管有衣物的遮挡,那凛冽的寒风依旧如尖锐的细针一般扎进他的肌肤,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但此刻,寒冷并非他唯一的感受,心中那股凝重与紧张仿佛比这寒风更为凛冽。
经过两日马不停蹄的急行军,许震率领的三千前锋骑兵终于抵达了距京城二十里的郑村坝。
这里的土地仿佛都弥漫着战争的气息,空气中隐隐有着一种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
此时,张辅的军令如及时雨般送达:要求许震率领的前锋骑兵在此地驻扎,大军随后就到。
许震心中明白,这是大战来临前的短暂停歇,他必须让士兵们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接接下来的狂风暴雨。
“兄弟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大战随时可能来临,我们可不能有丝毫松懈。”
许震对着手下的士兵大声喊道,“我们是大明的先锋,一定要坚守住这里。”
士兵们齐声回应:“是,将军!我们定不辱使命!”
许震看着士兵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好样的,他们将为了大明而战。
约莫两个时辰后,远处扬起了漫天的尘土,朱锐率领的大军如钢铁洪流般滚滚而来。
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地奏响的战鼓。
深夜,张辅的军帐中灯火通明,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那摇曳的火光映照在众人的脸上,勾勒出或凝重、或沉思、或坚毅的神情。
朱锐身着金色战甲,端坐在正中央,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决心。
张辅和曹鼐分别坐在两侧,张辅虽已白发苍苍,但那眼中的锐气依旧不减当年,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夺走那份英勇与果敢。
曹鼐则面容严肃,手中紧紧握着一卷文书,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策。
其他将领依次而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紧张与期待。
朱锐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京城现在如何?”
曹鼐立刻起身,躬身回道:
“皇上,京城还在我们手中。有于谦在,瓦剌人是攻不下来的。不过,城中百姓和士兵们也都在翘首以盼我们的支援,他们心中也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能感受到他们渴望胜利的急切心情,我们一定要尽快行动,给他们带来希望。”
朱锐欣然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但他知道,战争还远未结束,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接着,他又问道:“瓦剌军现在在何处驻扎?”
许震立刻站起身来,恭敬地躬身答道:
“启禀皇上,瓦剌大军在距离京城十里外的柳浪庄驻扎。我曾派人前去侦查,他们的营地戒备森严,不过我们也大致摸清了他们的兵力部署。”
他的声音坚定而清晰,仿佛要将自己所知道的情报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众人。
“哦,大概有多少人?”朱锐追问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许震,期待着更详细的情报。
许震略微思索了一下,继续回道:“能打的士兵估计有十万。其中铁骑八万,步兵两万。还有近十万的后勤辎重队伍。合起来应该是二十万。他们的兵力不容小觑,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他的心中也在暗自盘算着双方的实力对比,思考着应对之策。
朱锐微微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看向许震问道:
“许震,依你之见,若与瓦剌军正面交锋,我们的骑兵与他们的铁骑相比优劣如何?”
许震皱了皱眉头,认真思考后回答道:
“皇上,我们的骑兵在训练和装备上并不逊色,但瓦剌铁骑常年在草原上驰骋,更为适应野战环境,且他们的冲锋速度和灵活性略占上风。不过,我们有火炮和火铳的协助,若运用得当,也能弥补一些差距。”
朱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若是在平原地区展开大规模作战,我们该如何利用火炮和火铳发挥最大优势呢?”
许震思索片刻后说道:
“皇上,我认为可以在敌军冲锋的必经之路上提前布置好火炮阵地,当他们进入有效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