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统十四年十月十日。
那一夜仿佛睡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时,朱锐悠悠转醒,只觉神清气爽,好久都没有睡得这般舒服过了。
用过早膳,朱锐心中便涌起一股牵挂,他起身前往清宁宫,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如今的皇太后。
大明朝,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这可是他每日必做之事。
谁说当皇帝容易呢?当皇帝也得尽孝啊,朱锐心中暗自嘀咕着。
当他第一次踏入清宁宫的那一刻,朱祁镇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无缝切换。
朱锐的内心此刻有些忐忑,不知为何,竟涌起一丝紧张。
宫门缓缓推开,那熟悉的场景如画卷般一点点展现在眼前。
孙太后正端庄地端坐在主位上。
她身着那华美的凤袍,凤袍上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皇家的尊贵。
头上戴着精致的凤冠,每一颗宝石都熠熠生辉,衬托着她的威严。
她的面容虽依旧端庄秀丽,但岁月的痕迹还是悄然爬上了她的脸庞,那浅浅的皱纹仿佛记录着岁月的故事。
她的眼神中透着威严,宛如一把利剑,让人不敢直视,但在那威严之中,又有着对儿子深深的慈爱,如春日的暖阳,温暖着朱锐的心。
朱锐看着眼前的孙太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朱祁镇小时候与母亲相处的画面。
那时的朱祁镇,在母亲的庇护下,天真无邪地成长着,享受着无尽的母爱。
而如今,自己穿越而来,成为了朱祁镇,也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
朱锐缓缓走近孙太后,双膝跪地,低下头,那一瞬间,他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母亲面前的那种敬畏与依赖交织在一起。
“孩儿拜见母后。”他的声音虽不大,但却充满了敬意。
孙太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那忧虑如阴云般笼罩在她的眼眸中。
“朱祁镇,你可知错?”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严厉,却又饱含着关切。
朱锐心中一阵愧疚,那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抬起头,目光与孙太后交汇,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孙太后眼中的期待与担忧。
他慢慢说道:“母后,孩儿知错了,孩儿让您担心了。孩儿以后一定不会再让您失望。”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立下一个庄重的誓言。
孙太后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是岁月的低语。
“起来吧,我的儿。”她的声音柔和了下来,眼中的慈爱更加浓郁。
朱锐站起身来,站在孙太后身旁,心中满是对孙太后的敬爱和对自己过往行为的懊悔。
他环顾着周围,记忆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那些曾经陪伴朱祁镇小时候的物件都还在,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见证了他们母子之间的许多过往。
此刻,朱锐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停留在那些美好的时刻,让他能一直陪伴在孙太后的身边,为她遮风挡雨。
从清宁宫回来后,朱锐没有回到暖阁,而是在乾清宫的院落中来回踱步。
他觉得屋外的空气虽然寒冷,但却能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更有利于思考问题。
他的心中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奖赏那些有功的大臣和将士。
几个小太监和宫女则分别站在两侧,他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仿佛生怕自己的呼吸声会打扰到皇帝的思绪。
大太监王振看着朱锐在寒风中踱步,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他不禁低声问道:“万岁爷,您还是回暖阁吧,这外面天气太冷,要是把万岁爷您的身体冻坏了,太后怪罪下来,奴婢可担待不起呀!”
王振的插话打断了朱锐的思绪,他有些心烦,瞪了王振一眼,不耐烦地说道:“朕知道了。”
王振吓得一哆嗦,再也不敢说话,乖乖地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懊悔自己多嘴。
此时虽然已经入冬,但是正午的阳光还是有些许暖意。
借着白天的阳光,朱锐这时才完全看清楚乾清宫的布局。
这乾清宫居然是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散发着威严的气息。
宫前的丹陛上陈设着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和铜鼎,它们仿佛是岁月的守护者,静静地见证着宫廷的变迁。
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那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