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倾洒在宏伟的宫殿之上,雕梁画栋熠熠生辉。
朱锐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中,面前的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里,那些关于草原的折子尤为醒目。
他目光深邃而坚定,手中轻轻摩挲着一块温润的玉佩,心中反复思索着草原的未来走向。经过连番征战以及各部落的归降,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已成为大明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治理成了当务之急。
“草原若要长治久安,与大明融为一体,必须有大刀阔斧的变革。”朱锐心中暗自沉吟,眉头微微皱起,形成一道浅浅的川字。他站起身来,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宫墙飞檐上停留的白鸽,陷入沉思。
一旁侍奉的太监阮浪,弓着身子,双手交叠身前,眼睛悄悄观察着皇帝的神情,轻声问道:“陛下,您可是为草原之事劳神?”
朱锐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轻点下头:“阮浪,这草原如今在我大明掌控之中,但治理起来却需万分谨慎,一步走错,或许就会埋下隐患。”
阮浪赶忙应道:“陛下圣明,定能想出绝佳的法子。”
朱锐重新回到案几前,坐定身子,开始仔细翻阅奏章。他时而凝眉深思,时而奋笔疾书,批注着自己的见解。良久之后,他传召大臣们进宫议事。
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肃穆。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分列两侧,个个神色恭敬,等待皇帝发话。
朱锐扫视众人一眼,开口说道:“如今草原已归我大明,朕欲设立蒙古行省,将草原纳入大明的直接管辖,推行我大明律法、文化与制度,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首辅曹鼐率先出列,拱手行礼后说道:“陛下,此乃加强对草原治理的良策。设立行省,可派遣官员直接管理,建立秩序。但臣以为,需先稳定各部落人心,以免生乱。”
朱锐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期许,示意他继续说。
“可从经济入手,帮助草原发展贸易、农牧业。同时,大力兴办学校,传播汉文化,培养人才,如此方能促进民族融合,让蒙古行省真正成为大明的一部分。”王大人言辞恳切,条理清晰。
这时,英国公张辅军站了出来,抱拳说道:“陛下,末将以为在推行过程中,定会遇到阻碍。可先以赏赐、封官等手段安抚部落首领,让他们协助朝廷治理。对于那些心怀不轨者,则需以雷霆手段镇压。”
朱锐看着李将军,眼中露出一丝赞赏:“英国公所言有几分道理。但恩威并施需把握好尺度,不可过度严苛,也不能过于放纵。”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朱锐开始着手实施设立蒙古行省的计划。
在草原上,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作为未来行省的管理中心和军事要地。工匠们忙碌地搬运着砖石木材,吆喝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学校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个名叫巴特尔的蒙古少年,和小伙伴们在草原上放牧。他远远看到正在建造的城池和学校,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他的父亲,部落里经验丰富的长者,放牧归来后,看到儿子好奇的眼神,便说道:“孩子,大明要设立行省了,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变化。”
巴特尔眼睛亮晶晶的,问道:“阿爸,行省是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长者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这行省啊,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管理者。大明会带来新的东西,你有机会去学习知识,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了不起的人,为我们部落争光。”
不久后,学校开始招生。消息如春风般传遍各个部落,蒙古家庭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
在一个部落的篝火旁,人们聚集在一起。
“大明办的学校,会不会让孩子们忘记我们的传统?”一位妇女满脸担忧地说道。
“但是,如果孩子能有出息,也是好事。而且大明也允许我们保留自己的习俗。”一位年轻的男子回应道。
而在学校里,从大明各地赶来的教书先生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一位名叫孙先生的学者,身着一袭青衫,手持书卷,站在讲台上,目光中充满了使命感。他心中暗自想着:“一定要将汉文化的精华传授给这些孩子,让民族之间的隔阂消失于无形。”
第一批学生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走进教室。巴特尔也在其中,他坐在座位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教室的墙壁上挂着孔子画像和一些诗词书法作品,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孙先生开始讲课:“今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