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行省的春日,暖阳轻柔地洒在大地上,驱散了些许残留的寒意,仿佛给这片新纳入大明版图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生长的希望。各地学堂里,传出阵阵朗朗读书声,似是奏响了一曲文化融合的乐章。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学堂内,一位身着青衫、神情儒雅的大明教师站在讲台上,手中握着戒尺,目光温和地扫视着台下一众稚嫩的面庞。这些学生,皆是当地日本孩童,他们身着素色的和服,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懵懂,坐姿却有些散漫,显然还未完全适应这学堂的规矩。
“来,同学们,跟着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教师微微提高音量,一字一顿地念道,声音清脆悦耳,仿若山间的清泉流淌。他一边念,一边用戒尺轻点着黑板上刚写下的苍劲有力的汉字,目光中满是期许,盼着学生们能尽快掌握这异国的语言与文化精髓。
台下,学生们张着小嘴,参差不齐地跟读着,那发音却似鹦鹉学舌,怪腔怪调。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使劲儿张大嘴巴,扯着嗓子喊:“银之初,姓本散!”念完,还自以为念得标准,得意地看向身旁的小伙伴,咧着嘴笑,露出两颗缺了一角的门牙。小伙伴们也跟着哄笑起来,课堂瞬间乱成一团。
教师见状,并未动怒,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噙着一抹无奈的笑意。他深知,对于这些从未接触过汉语的孩子而言,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谈何容易。“大家安静,不要笑,读音不准确没关系,咱们多练几遍就好。”说着,他又耐心地重复了几遍,还特意走到那个小男孩身边,弯下腰,轻轻捏了捏他的脸蛋,纠正道:“是‘人’,不是‘银’,舌尖轻轻抵住上颚,再试试。”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红着脸,跟着老师认真地念了起来。
然而,学习汉语的困难不止于发音。当进入书写环节,学生们更是抓耳挠腮,苦不堪言。毛笔在他们手中,仿若不听使唤的顽皮孩童,蘸了墨汁后,在宣纸上下笔,不是用力过猛,戳出一个个大黑窟窿,就是歪歪扭扭,写出来的字如同蚯蚓在爬。
“老师,这太难了,我写不好。”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眼眶泛红,委屈地举起手中那满是墨渍的宣纸,上面的字几乎辨不出模样。她嘟着小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似乎下一秒就要滚落下来,手中的毛笔也被她攥得紧紧的,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教师赶忙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莫哭,莫哭,书法本就需长久练习。你瞧,这一撇一捺,就像做人,要稳稳当当,咱们慢慢来。”说着,他握住小女孩的手,手把手地教她起笔、行笔、收笔,一笔一划,耐心细致,眼中满是鼓励。
除了语言文字,经史子集里蕴含的儒家理念更是让这些日本学生如坠云雾。讲到“仁、义、礼、智、信”时,课堂上一片寂静,学生们眼神迷茫,显然难以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老师,什么是‘仁’呀?为什么要对别人好呢?”一个机灵的小男孩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道。他前倾着身子,双手撑在课桌上,一脸疑惑地望着老师,似乎在期待一个能让他瞬间明白的答案。
教师微微一愣,随即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笑着说道:“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的小伙伴不小心摔倒了,你会上前扶他起来,给他安慰,这就是‘仁’的一种体现。咱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彼此关爱、互助,大家都会过得更快乐。”他一边说,一边用生动的手势比划着,试图将这深奥的道理具象化,让孩子们能听懂、理解。
可尽管老师费尽心力,仍有部分学生难以集中精力。课堂上,时不时有学生打起瞌睡,脑袋一点一点,仿若小鸡啄米;还有的偷偷在桌下传递小纸条,互相嬉闹,纸条上画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或是写着几句俏皮话。
教师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要让这些孩子真正接受大明的教育,融入这全新的文化体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定能水滴石穿。
与此同时,学堂外却暗流涌动,一些家长对孩子接受大明教育忧心忡忡。在一间略显昏暗的屋子里,几位日本家长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议论纷纷。
“我听说,孩子们在学堂里学的都是大明的东西,这可怎么行?咱们的传统不能丢啊,万一他们学了大明的文化,忘了本,可咋整?”一位面容沧桑的老者,手抚着胡须,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着焦虑,声音微微颤抖,似乎已经看到孩子们离经叛道的模样,心中满是不安。
“是啊,我家那小子,回来连句家乡话都说不利索了,整天念叨着什么‘之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