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之后,这个在历史上向来反复无常的藩属国,成了大明朝堂热议的焦点话题。
大臣们心里明白,日本的臣服并非真心实意,其国内复杂的政治局势与各方势力的相互博弈,让这个国家充满变数。
经过多番深入探讨,大臣们一致觉得,鉴于日本往昔的表现,必须强化对其的管理,如此才能确保它真正成为大明忠诚的藩属国,防止日后再生枝节。
皇帝朱锐仔细聆听了大臣们的讨论内容,对他们的建议深表赞同。
在朱锐眼中,日本虽已投降,可这个国家有着独特的民族性与政治格局,稍有不慎就可能再次脱离大明掌控。
历史上,日本与中原王朝交往时就多次摇摆不定,时而称臣纳贡,时而暗中谋划对抗。如今既然日本再次成为藩属国,大明就得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杜绝历史重演。
于是,朱锐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在日本设置贸易港口和军事基地。
这一决策乃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后的战略布局,并非心血来潮。
每个贸易港口和军事基地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达成对日本的有效管控。
在贸易港口方面,选址经过精心规划,分布于日本各地的关键位置。
在商业繁荣的大阪设立贸易港口,大阪是日本的重要商业城市,在此设立贸易港口可直接监管日本的贸易活动,从而掌控其经济命脉。
在交通枢纽博多设立贸易港口,博多港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截断日本国内分裂势力间的联系,保证各个地区都处在大明的监控之下。
位于石见银山附近的出云设立贸易港口,石见银山是日本重要的银矿产地,出云港除保障银矿资源顺利开采与运输外,还能防止当地势力独占资源,滋生对抗大明的野心。
而军事基地方面,每个军事基地常年屯驻两万大明锐士,这些士兵皆是层层筛选、严格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
他们来自大明各地,入伍前就接受过系统而严格的军事训练。
在武器装备上,配备的皆是当时最先进的兵器。步兵手持的长枪和长刀,锻造工艺精湛,枪尖和刀刃锋利无比,能轻易洞穿坚韧的铠甲。
弓弩手使用的弓弩,射程远、精度高,弩箭杀伤力巨大,在战场上威慑力十足。
骑兵骑着精心挑选和训练的战马,人马皆披厚重铠甲,防护能力强大,冲锋时如钢铁洪流,骑射技术更是高超,能在高速驰骋中精准命中目标。
此外,军事基地还配备各种重型攻城和守城器械,如投石机和火炮。
投石机可将巨大石块投射至远方,对敌方城墙和防御工事造成毁灭性打击;火炮则是当时威力最强的武器,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足以摧毁任何坚固的防御设施。
在军事组织方面,每个军事基地的驻军都有严密的指挥体系。
设有专门的指挥使,全面负责军事基地的军事事务,涵盖日常士兵训练、巡逻警戒以及应对突发军事状况等。
指挥使之下,各级军官分工明确,分别统领步兵、骑兵、水兵以及负责后勤保障等工作。
这些军官都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他们严格执行军纪,确保士兵保持高度的纪律性和战斗素养。
各个军事基地之间联系紧密,一旦京都附近的军事基地遭遇战事或紧急情况,其他如江户、长崎等地的军事基地的驻军能迅速响应、相互支援,形成有机整体,确保在日军事力量协同作战,发挥最大军事效能。
在贸易港口和军事基地设立初期,日本国内一些地方势力果然按捺不住,开始武装反抗。
这些地方势力多为地方豪族或者失势的旧武士集团,他们不甘心接受大明统治,妄图以武力恢复往日的独立地位。
他们利用当地民众对大明驻军的陌生感和抵触情绪,煽动民众加入反抗队伍。
然而,他们小瞧了大明军队的实力与决心。
大明锐士面对这些反抗势力时,展现出卓越的军事素养和强大的战斗力。
战斗中,步兵紧密排列成整齐方阵,长枪在前,长刀护侧,稳步推进。他们动作整齐划一,纪律严明,似移动的钢铁壁垒。
弓弩手位于方阵后方或侧翼,持续射出密集箭雨,有效压制敌人攻势。
骑兵则伺机而动,从侧翼或敌人防线薄弱处发动突然冲锋,以强大冲击力冲散敌阵。
若遇敌人据城坚守,投石机和火炮便大显神威,轰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