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上,一些官员上奏反对朱见深在泉州港建立水师学堂。
“陛下,如今国家财政紧张,建立水师学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举是否妥当?”一位保守派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而且,培养过多的航海人才,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我们应该谨慎行事。”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朱见深听到这些言论后,心中十分愤怒。他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反驳道:“各位大人,你们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眼前的困难,却没有看到航海事业对大明的长远意义。我们只有培养出更多的航海人才,才能继续拓展海外贸易,增强大明的国力。至于社会稳定问题,只要我们加强管理和引导,就不会出现问题。”
朱锐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他深知朱见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也需要考虑到朝廷中各方的利益和意见。
“见深,你先冷静一下。”朱锐说道,“建立水师学堂确实是一件大事,需要慎重考虑。我们可以再商讨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既能推动航海事业的发展,又不会对国家造成过大的负担。”
朱见深无奈地叹了口气,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亲自去说服那些反对的官员,让他们了解航海事业传承的重要性。
在一次私下的聚会中,朱见深邀请了几位保守派官员。他诚恳地对他们说:“各位大人,我知道你们对水师学堂的建设有疑虑。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长远的发展。航海事业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财富,还能提升大明的国际地位。我们培养的航海人才,将来会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希望你们能够支持我,共同为大明的未来努力。”
经过朱见深的耐心解释和劝说,一些官员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他们逐渐认识到航海事业传承的重要性,不再强烈反对水师学堂的建设。
在大明正统四十一年年初,泉州港的水师学堂正式开学。朱见深站在学堂的操场上,看着整齐排列的学员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从今天起,你们将踏上航海事业的征程。希望你们能够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大明的航海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开辟更加广阔的海洋之路。”朱见深高声说道,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期待。
学员们齐声回应,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大明航海事业的新起点。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航海事业的传承之火在泉州港熊熊燃烧,照亮了大明走向海洋强国的道路。而朱见深,也将继续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不懈努力,书写属于大明航海事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