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嬴异人守制一年期满,终于正式登基称王。王宫之中,举行了一场盛大且庄重的继位典礼。
朝堂之上,嬴异人正襟危坐,神色庄重肃穆,他目光威严地扫过群臣,郑重宣布:
“今寡人承先王之志,继承大位,当尊华阳王后为太后,以显其尊荣。
生母夏氏,亦尊为夏太后,以全寡人孝心。
封寡人嫡子嬴政为太子,以全先王遗愿。”
众臣齐声高呼:“王上圣明!”那声音整齐而洪亮,在朝堂之上回荡。
嬴异人接着说道:“嬴恪护我嬴氏王族有功,忠心耿耿,其功不可没。特赐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以彰其勋。”
嬴恪出列谢恩,他神色恭敬,声音坚定:“谢王上隆恩,臣必当肝脑涂地,为大秦鞠躬尽瘁。”
随后,嬴异人又道:“吕不韦多有谋略,辅佐寡人回归秦国,继位有功,封其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此令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王上,吕不韦乃外臣,封侯之事,还望王上三思啊!”一位老臣急切谏言,他满脸忧虑,眉头紧皱。
“王上,相国之位至关重要,怎可轻易赐予吕不韦这一商人?”又有大臣附和,他神色激动,声音高亢。
华阳太后听到嬴异人在继位典礼上直接封吕不韦为相国,脸色顿时变得阴沉,她随即看向嬴异人。
“大王,此举不妥。吕不韦对我大秦毫无功绩,怎可为相国啊?阳泉君对大秦忠心耿耿,这相国之位理应赐予阳泉君啊。”
“要知道,先王嬴柱在世时,本就打算将相国之位赐予阳泉君,奈何先王在位仅短短三日便突然病逝,阳泉君这相国之位才随之落空。大王如今这般决定,岂不是有负先王之意?”
阳泉君更是急得满脸通红,他急切地说道:“王上,臣对大秦绝无二心。但这封侯拜相之事,还请王上谨慎定夺!想那吕不韦不过一外臣,更是一低微商人,对我大秦未有丝毫功绩。臣为大秦出生入死,这相国之位臣自认当仁不让啊。”
嬴异人面色一沉,厉声道:“寡人决定已下,休要再议!”他的声音充满威严,不容置疑。
吕不韦谢恩之后,心中明白自己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而嬴政成为太子后,也在更加刻苦学习,日夜勤勉,准备未来为大秦一统天下做出卓越贡献。
然而,宫中的暗潮并未平息。华阳太后与阳泉君暗中商议,妄图削弱嬴异人的权威,打压嬴政和吕不韦。
一日,华阳太后在宫中设宴,邀请嬴异人、嬴恪、嬴政和吕不韦四人。
宴席间,华阳太后轻抿一口酒,目光在嬴恪和吕不韦之间来回扫视,缓缓开口。
“恪儿啊,你护我嬴氏王族有功,却只得了个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赏赐。再瞧瞧这吕不韦,一个外臣商人,竟能一跃成为相国,这差别,可真是让人看不懂呐。”她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挑拨之意。
嬴恪微微一笑,从容回道:“祖母,孙儿所获赏赐已是王上隆恩,不敢有丝毫怨言。吕相之能,或许在日后能为大秦立下更多功勋,此时论功还为时尚早。”
华阳太后眉头一挑,冷哼道:“哼,功勋?一个商人能有何功勋?不过是凭着巧言令色哄得大王欢心罢了。倒是你,从赵国为大王带回其嫡子,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却也不及他一个外臣风光啊。”
嬴恪依旧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说道:“祖母,王上圣明,自有其考量。孙儿相信王上的决策皆是为了大秦的未来。”
吕不韦在一旁微微皱眉,说道:“太后,不韦虽出身卑微,但一心为大秦谋划,绝无半点私心。”
华阳太后冷笑一声:“私心?谁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嬴异人脸色阴沉,手中的酒杯握得更紧,却始终未发一言。
嬴恪则冷静应对:“祖母,吕相之能,日后必能见到,大王封相,必有其道理,是为我大秦之兴盛而努力啊。”
吕不韦赶忙说道:“太后,臣必当为大秦鞠躬尽瘁,不敢有丝毫懈怠。”
华阳太后看着不能挑起吕不韦和嬴恪之间的矛盾,冷哼一声:“哼,但愿如此吧。”
宴席不欢而散,各方势力的争斗也愈发激烈。
与此同时,边境传来战事,秦国两任国君接连去世,诸国认为秦国内部必然动荡不安。
于是,赵国对东周君以利诱之,让有名无实的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