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县令的事迹,王二牛如数家珍。
每一桩每一件,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二牛是云梦县的本地人,再加上他受过李县令的大恩。
因此他对李县令的事情格外的关注。
但凡李县令有什么动作,他都打听得一清二楚。
现在难得外地的老爷,想要知道李县令的事迹,王二牛当然要借此机会好好吹嘘一番。
王二牛从李县令剿匪开始,一直讲到现在云梦县将要发展房地产行业。
足足讲了近一个时辰。
如此漫长的时间,要是在平时,罗知府根本就受不了,身体早就吃不消。
可现在,听着王二牛滔滔不绝。
罗知府听得津津有味,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
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
这些内容他之前就知道,手下把云梦县的消息都搜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就向他汇报。
可现在不同。
现在在云梦县的地方,听着云梦县的百姓讲述李县令的事迹。
这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别说罗知府,就连罗倾城也是听得兴致满满。
罗倾城在来之前对李川了解不深。
可现在听了云梦县百姓对李川的评价。
她心中对李川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李川是一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县令。
随着王二牛说的越多,罗倾城的内心就越震撼。
她知道,要做到这一点有多么困难。
不说其他的。
光是给百姓开这么高的工钱,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
养活这么多百姓,让百姓的生活变好。
仅仅是这一点。
就让她对李川刮目相看。
她是罗知府的女儿,深知让百姓衣食无忧有多么的困难。
别说是她爹这个汉阳府知府。
哪怕是大明皇帝,都做不到这一点。
“说到工作问题,铁柱最有话说。”
“铁柱一家人之前就是流民,来了云梦县后,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慢慢变好。”
“铁柱,你和老爷说一说你们一家人的情况。”
王二牛向铁柱使眼色。
铁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罗知府父女两人把目光转向一旁的铁柱,很好奇以前是流氓的一家人生活是怎么变好的。
说到这个,铁柱想说的话的太多了。
遥想以前他们一家人漂泊流浪的日子,是有多么艰难。
和现在的好日子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老爷,我们一家五口人,之前都是河南人士。”
“自从家乡遭了灾,我们一家人就开始逃难。”
“原本我们一家人要逃难到江南的,可在路过湖广境内时,听说云梦县接纳流民。”
“于是我们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来了。”
“一开始想着,云梦县不让我们饿死就行,给我们一家人一口吃的就可以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远超我们的想象。”
“云梦县把我们一家人安顿得明明白白的,让我们一家人可以在云梦县安家落户。”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云梦矿业公司工作,每个月的工钱有二两银子,而且还包吃包住。”
“小儿子更是厉害,被和平军看中,每个月的工钱有三两银子。”
“至于我,现在在云梦县一个粮店工作,每个月也有四钱银子。”
“现在我们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前可好太多了。”
“我们一家人能有今天的一切,这都是李县令的功劳。”
“没有李县令,我们一家人很可能饿死在路上,哪里有今天的好生活。”
铁柱越说越感慨,李县令是他们一家人的大恩人。
他们一家人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李县令。
唯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才是对李县令最大的报恩。
铁柱慢慢讲述自己一家人的经历。
罗知府父女两人听得异常认真,被铁柱的经历完全吸引。
直到这时。
罗知府才明白,云梦县为什么如此厉害,可以逼得朝廷妥协。
云梦县对待百姓如此之好,百姓自然死心塌地的拥护李县令。
整个云梦县上下一心,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