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公署一般是由中央或者省级的领导机构派驻地方的办公的地方;郡邑公署就是府州县地方长官的办公场所;武署是军事长官的办公场所。
一般来讲,地位最高的公署位于城市的核心部位,规模有大小之别,但基本上的空间模式是比较相似的,一般都会设有正门以及二道门仪门,北边还会设戒石庭,最核心的空间是一般是大堂,大堂的后面是二堂,分别是最核心的办公和举行仪式的场所,在整个宫府的北半部一般会设有官邸区,而两侧的院落里设有相关的一些附属设施。
相比较,朱信现在所用的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衙署,还得和作为下属机构的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经历司、团山州推官衙署、辽东团山镇总兵衙署等等好几个公署、郡邑公署以及武署合署办公,过去这座官署,也不过是小小的百户公廨。
如今那么多个公署、郡邑公署以及武署合署办公,加上还附带着朱信、慕容云巧和吴小小私人使用的内宅,每天上百号人在此办公,自然就显得十分逼仄。
按照城市的建设来说,明代地方城市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类型就是坛壝。
所谓坛,指的是用于祭祀的一种露天的台基状建筑物,而壝,指的是祭坛四周的墙,合在一起就是一种祭祀场所。
明朝因为非常重视礼制秩序,所以也很讲究祭祀。特别的把一些坛壝包括一些祠庙都被列为官方所承认的正祀,也使得这些行为带有很浓厚的官方色彩。
一般来说,地方的府州县甚至包括卫城都会设有三大坛:社稷坛、风雨雷电山川坛、厉坛。
再加上还要设立儒学附属建筑,比如祭祀孔子的文庙以及跟它同时设置的官方的学宫机构,也即即将成立的团山州州学。
如此种种,以及原有的各种衙署、兵舍、城防等等建筑,外加越来越多百姓迁居前来而不断增加修建起来的各种大小民宅,原来小小的团山堡,已经实在是显得非常狭小逼仄了。
“扩建城市,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