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里或暗里想要触发想象中的修仙任务,可却从没成功过。
而且这位老道也从不像仙道高人那样会什么法术的样子,反倒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没事就在那睡觉晒秧儿,要不是身在蜀山,对方辈分又大,他肯定会认为这就是个糟老头子。
而且这老道还总在他面前吹嘘自己曾经多么多么厉害,还号称是:“白袍长春客,一剑西来荡九州”。
……
“你想好了?真要修行阳神之法?”此时的老道看着他手里的道经,一脸认真的问他。
“当然,元婴之法我又没法修行,这眼看三年快到了,要是真能修成元神之法,说不定我还能多活几年。”
易丰毫不犹豫的回答。
“元神之法早已不适合当今修真界了,从心动、虚室、开光、塑元、法相、阴神、阳神、融合、渡劫等。
每达成一个境界都要经历一次特殊的天劫,这就是老天不想让人去修炼此法的缘故。
就是那些师门背景深厚,哪管你元婴修为高深,肉身强大的人物,都不可能在不同属性的天劫下生存。
……你真想好了?”
老道不等他反驳,继续劝他:
“莫不如我向门内要些金银,你好去人间潇洒数月过完剩下的日子不好么?”
“不”,他早考虑好了,满打满算离三年之期还有小半年,为啥不尝试着修行呢。
真要自己不是那块料子,最后再去潇洒潇洒也来得及。
“我说,莫不是你忽悠我的吧?总吹嘘自己以前多厉害!还白袍长青客,一剑西来荡九州?”
易丰一脸鄙夷,看着看到继续讥讽:
“我这刚有点不懂的地方来请教你,谁想师叔祖也是个不懂的!”
他把师叔祖三个字拉的老长。
听这话老道立马瞪着眼:“我不懂?”。
说着一把抢过那本《太上黄庭内景经》翻看了一下。
“你倒是会找,这从哪个犄角旮旯翻出来的?”
“藏经楼啊!”
蜀山内门藏经楼十二层,持有内门弟子玉牌就可以研读借阅。
但每层都需要相对应的修为,像他这样半点修为也无的,最多只能进入第一层借阅基础读物。
本来那一层是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高深功法的,甚至能够修行的功法都不见得有。所以藏经楼一层就是摆放道经、杂书、修真名录一类的概论典籍。
可凡是都有例外,自从十万年前修真环境大变,天劫频繁,尤其是元神(阳神)类功法更成为修行者的忌讳,这类法门慢慢就变成基础类参考读物了。
原本上古时极难获得的元神(阳神)秘法,甚至某些大派的镇派绝学都不在是不可多得的典籍。
易丰找到的是正宗三清元神(阳神)法,人教的《太上黄庭内景经》。
这在上古时,可是能融汇阳神、元婴,修炼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金仙大道。
老道不在多问,指着易丰不懂的地方开始为他解惑:
“这里,实际是如何入门的意思。”
……
“阳神之法,由虚转实。主修元神。
元神成则法相出,修成阴神可阴魂不灭鬼仙可期,若是经历雷劫由阴转阳,则阳神在世,更能不惧胎中之谜。
这也是为什么上古修仙者能够动不动就转世重修的依托……”
……
“那何为元神?是三魂七魄么?”
听老道开始讲解,他听得非常认真。
“非也,三魂七魄乃神魂也,有魄无魂叫智不足,有魂无魄叫体不足。
魄主欲,贪嗔痴慢疑多由此生。故人死后三魂归天,七魄入冥。业力因果转世不明,虽千万世无常不知来处……
而元神乃神之上者,在道家为真,在佛家叫慧。
这一点真我,就是指本源心性,万世轮回一点真我不变,不生不灭从来如如……
但世人皆被魂魄欲念所蒙蔽,故常因“执”和“我”所迷,不知真一如是。固有八方求道,原来道就在身边之说。”
李慕白解释的很有耐心。
“那么元神之法中,又如何找到元神呢?”他貌似听懂了。
“极静则慧生,慧自静中取,静自定中来。
要想修炼元神功法,首先要找到真我如一的元神,而要找到元神,就要到达极静的状态,而想静,就要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