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
他不管,自然没人过来问。
寿安那里倒是收了不少的银子,意思是询问皇帝关于九皇子的去处。
寿安第一次拿了告诉给皇帝,后面皇帝就叫他谁给他银子便拿着。
不过几次下来,见他只拿银子不做事,渐渐的就没人给了。
寿安很为此而可惜。
大概是碰巧冲撞上陆美人,让她生了皇子但皇子身体虚弱,叫当天过去的几个臣子至今都吓得不轻。
生怕陆美人想起来他们,到陛下那里吹吹枕边风,然后处置他们。
于是他们便再没去过园子那。
误打误撞的,倒是给萧长胤许多措施减轻了不少麻烦。
将推选上来,其实并没多大本事的人排挤出去,萧长胤才开始想以后。
徐泾说道,“殿下可设书院,从国库拨一笔钱,只是长久下来……这钱属实是不少。”
萧长胤说,“旁的地方省下来就是。”
徐泾:“……”
这哪还有地方能省下来啊。
说着说着,萧长胤忽然想起来,她觉得,真发生这事,皇帝估计也不会阻止。
或者说,几个皇子联合,把他这个威胁最大的先给办掉。
看她表情,萧长胤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所以沉默了一会儿,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放心,我没这么不中用。”
或许有过不中用的时候,但绝不是现在和以后。
反正要回云国,她肯定是高兴的。
既然他都安排好了,也不怕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云昭就随他的便了。
正好快到了一一下学的时辰,两人便一道去接。
萧长胤总是很忙,尤其是对萧言棣来说。
一天下来能醒着见上一次都是好的。
所以他在看见爹娘都在门口不远处等着之后,难得露出小孩子心性,一蹦一跳的过去。
带着笑抱住亲爹的腿。
萧长胤弯腰伸手拎住他的衣领,一路将他拎回了东宫。
秋月看到门口拎着狗的小太监,再看看小殿下,神情复杂的很。
都这么久了,小殿下也长大不少,太子殿下这拎狗的姿势倒是一直没变。
看了下时辰,萧长胤叫木易去宣政阁,送几位大人出宫。
几人没见上萧长胤,便对木易说,想让他传禀。
木易浅笑着答应,说一定会告知,不过这会还请几位大人先回去,若是殿下召见,会立马派人前去。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自然没有拖着不走的道理。
隔日一早,几人下了早朝,又被带去了宣政阁。
同样是萧长胤过去,他们一起商量。
周围是有伺候的宫人在,他们商量到口干舌燥时,便会很及时的上前端茶送水。
他们在这里用了茶水,在隔壁用了午膳,愣是没看见太子的半点影子。
几天下来,他们再是蠢,也明白太子是个什么意思了。
于是明面上,他们推举太子看重的几个寒门臣子,背地里,还得去劝那些高门望族。
当然,这劝的话术也是不一样的。
只说太子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要拿一个筏子出来立一立威,他们顺从点,等这段日子过去了,局面不会有变。
这话也是糊弄,但没办法,局面改变不了,只能相信这话,相信太子不会在北萧掀起腥风血雨。
但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太子不像陛下那样好糊弄,明显是要做出一个大的改变。
而这大的改变第一个开刀的,便是他们这些向来占据利益最多的高门望族。
皇帝那听了不少抱怨,心里不是没有一些想法。
但他视线触及不远处桌上放着的红木盒,几番犹豫了下,还是放弃了那些念头。
权势对他来说,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他永远都不可能舍弃。
只是如今……还是调养身体第一要紧。
寿安给皇帝倒了茶,又说起园子外面有不少臣子等着求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