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稻谷收得太快,队部门口大晒坝不够用,只能把稻谷晒在几个生产队干部家晒坝上。
他们的家人有专门安排翻晒稻谷的,清理杂物,同时也要守着赶麻雀。
宋家的人都出去上工,宋五嫂留在家照看婆婆和几个小豆丁。
堂屋地上并排铺了两张草席,自家两个孩子和宋三哥的两个孩子都放在上面。
两个还不会坐的小娃娃躺在那,划划小手,蹬蹬小脚,嘴里咿咿呀呀聊得挺热闹。
三岁的宋向阳和两岁的宋学农坐在草席边缘,地上放了一个木盆。
快中午了,他们得把菜择好,等大伙下工回来就可以直接拿去炒菜。
豆角掰成段,有虫眼的掰开,捉出虫子放在拌鸡食盆里。
老品种空心菜杆很粗,叶片大。
叶子摘下来,菜杆捏破捏扁,再掰成一段一段。
叶子炒一盘,杆子炒一盘。
宋五嫂坐在堂屋门口削丝瓜,回头看了一眼孩子,抓起脚边的竹竿往晒坝上敲几下,拖长声音赶麻雀。
“噢嘘~噢嘘~”
贪吃的麻雀飞起来,看没什么危险,又落下来吃谷子。
一只小狸花猫垫着猫步慢慢靠近,俯低身子,蓄势而发。
突然一个飞扑,一只来不及逃跑的麻雀便被它按在爪子底下挣扎扑腾。
“嘿,多多好样的!多抓几只!”
宋五嫂赞赏地吆喝了一声,笑眯眯地看着蹦蹦跳跳玩麻雀的小猫崽。
也就林家的小丫头古灵精怪,一只猫都给取了名字。
有名有姓的,叫钱多多。
还别说,叫着挺顺口。
小猫崽毛茸茸的胎毛换了,皮毛养得油光水滑,干干净净的,看着特别精神漂亮。
抓老鼠的本事顶顶好,家里已经很久没见过老鼠了。
宋三嫂挑着一担箩筐快步走到堂屋门口,放下担子,探头看了一眼躺在草席上高举小手挥来挥去的女儿。
扯了帽绳摘下草帽使劲给自己扇风,晒得红彤彤的脸汗如雨下。
“素萍,红霞喂了没?”
她以前和老五媳妇关系不怎么样,加上伙食也算不上好,孩子慢慢长大,奶水也不太够,一个人没法喂两个娃。
自家孩子都是自己喂。
后来她要上工,干活的时候心里惦记闺女,又怕妯娌瞎糊弄,焦心得很。
最近两个月,家里多了缝纫机,女人们齐心协力做童装让宋二嫂带去镇上卖。
每个月每人能分十来块钱,手里有余钱,烦恼自然少,妯娌关系好得很。
宋五嫂转头冲她抿嘴笑笑,“喂啦~这几天油水足,饿不着孩子。你先散散热气再进去,别给孩子过了暑气。”
宋向阳见亲娘回来,高兴地爬起来,噔噔噔跑到八仙桌边。
爬上凳子小心翼翼捧着搪瓷缸子下来,兴高采烈的步伐使得搪瓷缸子里的夏枯草茶荡来荡去。
“娘,喝凉茶!”
小小的人儿捧着凉茶,仰着小脸,乌溜溜的眼睛里满是高兴。
宋三嫂心里熨帖极了,接过来伸手揪揪他最近长了一点肉的小脸。
“在家有没有听五婶的话?有没有好好带弟弟妹妹?”
“嗯嗯!”
宋向阳用力点头,骄傲地指指地上的菜盆,“摘菜菜!”
他期待地仰着小脸,眼睛眨巴眨巴。
可是,他只看见娘随口应了一声,端着搪瓷缸子大口大口喝水。
没等来一句夸赞。
有点小小的失望。
如果是小婶婶就会夸他乖宝宝…
宋五嫂把削好的两根丝瓜和菜刀放在盆里,起身拍拍碎屑。
“三嫂,你先去切菜,我把谷子翻一遍就来。”
“好,这就去。嗐,这天可真热。不过总比下雨强,谷子晒好早点进仓,心里踏实。”
宋三嫂把搪瓷缸子顺手递给小儿子,随意往远处扫了一眼,拧起眉头。
“向东这是怎么了,怎么还要背回来?别是中暑了吧?”
宋五嫂站直身子望过去,斜坡底下的田埂上走来一行人。
宋毅领头,上身只穿了件蓝背心,背上趴着宋向东。
小小的娃子,戴着大大的草帽,身上披着大大的粗布单衣。
“不会,中暑哪用披老六的衫子。”宋五嫂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