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傅钟,李氏父子老远就下马,弓着背一阵急行。到了面前,事关家国,李成桂到底还是心虚,顾不得脸面,他噗通一声,带着儿子和七八名卫士,跪在了傅钟膝下。
“好叫傅帅得知,王瑶贼心不死,企图复辟,却耽于没有兵器粮草,便派他的弟弟偷袭了贵军的后勤兵营。等我知道消息,已是鞭长莫及。第二天一早,小王派人赶到新义州时,战事已经完结。”
“好在贵军是天下强军,三百后勤兵,竟打得高丽残孽溃不成军。”
“此事毕竟发生在朝鲜境内,我有不察之罪。幸得老天庇佑,后勤大营无事,不然,耽搁了傅帅征倭,小王百死难赎其罪。”
”调查属实后,现已监禁了王瑶,杀了他的弟弟。”
“芳远,还不将罪人之头呈给傅帅。“
傅钟心里一阵冷笑,什么叫脸皮厚,你知我知的事,他就敢面不改色的当面撒谎。
没有这样的胆色,李成桂也不可能改朝换代,篡夺高丽。
傅钟心里倒是十分佩服李成桂行事老辣,不搞清局势,这样赶来和送死无异。
他没有揭穿李成桂的谎言,只是含糊说道:“人在做,天在看。世上就有一些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辄敢窥探我大军行藏。既然李王已经杀了他们,我也不好过多干预你们的国事。”
“人已经来了,李王就不好奇我军将如何征倭,何不让芳远随军,也好互相参详军事。”
按傅钟的意思,就想羁押李成桂。一则,让他见识见识榆林兵威,警示他一心一意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二则,也让他知道榆林兵是怎么血战而得倭地。原来打算白送给朝鲜,现在看来,不让他们出点血是不可能了。朝鲜朝廷没钱,那些当官的都是数代贪墨者,还能没钱。好的土地,是要钱卖的。三则,也不能再让后勤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事。
不过,李成桂毕竟是朝鲜大王,国事繁杂,不可能留下随军。
李成桂摸了摸鬓边白发,想了一想,慨然说道:“芳儿年幼,哪里看得懂傅大帅军事之妙,还是小王留下来吧。”
说完,他转脸对李芳远说道:“你速速回朝,告诉你二哥(李芳果:1357年—1419年,朝鲜王朝第二代君主,即位后改名曔。),让他监国。你代替他为右军主将,随大帅之后,好好守住大帅打下来的土地。”
想起自己的爹,想起那说法不一的传闻,傅钟心下感佩,李成桂不愧为开国君主。
他不能让李芳远开口,搅了这好事,断然对李成桂说道:“还是李王见识高,你且放心,就随我中军行动。我还要很多事要与你商量,话语传来传去,中间难免失误。”
两位大佬决定了的事,李芳远无从插话,带着担心,他泱泱告辞而去。
一场风波,弭于无形。为了大局,傅钟捏着鼻子忍受了李成桂的挑衅。
众将按照原定计划、整齐肃默登船。
李成桂看了乍舌不已,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既看不出兵士的激动,也看不出他们的惶恐。
他忐忑地问道:“傅帅,这么守规矩的兵,就不知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傅钟悠悠说道:“李王熟读我汉人的兵书,如果我告诉你,只是上下同欲、戮力同心而已,这样的话你信吗?”
李成桂一阵哑笑,上下同欲,说说而已。不说自己是个国主,就说傅钟,公府之子,大朝驸马,怎么能跟士兵一个样。
他诚实地回答:“我不信,”
傅钟:“我也不信。战争是要人命的,今天不知明天的事。用大道理骗他们,我做不到。“
”他们不幸成为军人,这是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的事。说是让他们保家卫国,可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先投入军中之时,身无立锥之地,口无隔夜之粮,有什么值得保卫的呢?“
”我跟他们约定,将来的世道,全民皆兵,却又不设军队。“
”每个人从上学起,就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从事军事训练,这就是全民皆兵。“
”朝廷只保留总参,总后、总装,算是职业军人,他们负责作战方案的制定和军粮器械的配给。撤销兵部,这就是不设常备军。“
“学生们进入社会后,他们会从事各行各业,以后的训练就在于他们自己,朝廷不做要求。“
”一旦有外敌入侵,老子按资产比例招兵,谁的钱多,谁他妈出兵的人数就多。每一个阶层,适合上战场的抓阄解决。“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道,但要是